位於伊朗東南部的巴姆古城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內著名的巴姆古城堡也於去年6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底的巴姆大地震給古城的保護製造了巨大的障礙,然而一場新的“文化地震”似乎更令人擔心。
據來自德黑蘭的消息,近日,巴姆古城內的一塊土地交易異常活躍,其低廉的土地價格吸引著附近越來越多窮人來這裏安家。交易中的土地離巴姆古城堡僅咫尺之遙,全部屬於巴姆古城一位名叫賈西米的富人。
這些廉價的土地如同戰利品,被瘋狂搶購,人們推倒上面搖搖欲墜的古建築,興建新式而扎眼的住房。文物保護專家提醒伊朗有關部門,不要等到事態惡化到國際組織關注時才採取行動,那時古城的破壞可能已經無法挽回了。但另外一方面,巴姆古城多數居民並不知道巴姆古城堡連同周圍那些似乎“毫無價值”的古建築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受到全世界的監督和保護,更沒有人告訴他們在世界文化遺產附近興建新建築都是違法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關於在國家一級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建議》中指出:“不應允許通過破壞其環境而孤立該古跡……歷史地區及其環境應被視為不可替代的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但從世界範圍看,巴姆古城並非一個孤立案例,還有許多文化遺產週邊環境的保護面臨著城市更新和經濟發展的挑戰。
在過去的兩天裏,交易成功的地塊上有相當數量的古建築保護設施已經遭到破壞。專家預計,若再不採取有效的制止措施,不久後新建築將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巴姆古城即將面臨一場災難性的“文化地震”。
巴姆古城堡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僅僅用土和磚坯建造起來的城堡,2000多年來,經歷了多次自然災害和戰火後仍幸運地得以保存。2003年底發生的6.5級地震中,80%的建築物遭到毀壞。
關於巴姆堡,一位伊朗史學家曾這樣描述:無需讚美,再多的話也顯蒼白無力;堆堆黃土、塊塊土坯,它才能告訴你古往今昔。
伊朗的巴姆古堡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曾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結構建築,歷史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它位於伊朗平原地帶的巴姆市。這裏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
一,大約形成於6000年前,曾是“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的必經之地。通過作為當時巴姆與海外通商的重要港口———霍爾木茲港,中國和印度的商品源源不斷地被運到這裏。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巴姆堡一帶的絲織技術是從中國傳入的。
位於巴姆市東北面的巴姆堡是地道的伊朗風格建築。估計建于薩珊王朝之前。據當地人介紹,由於古堡所在的環境非常乾旱,只有黃土,尋不到石頭,因此巴姆堡才被建成土坯結構。這座城堡高約61米,占地20公頃,長達3公里的土城牆把古堡圍繞其中。北面臨河,其他三面面對花園、居民區和農田。古堡內的城堡區建在一個土丘上,由居民區、馬廄、駐軍區和中央區等共5層建築構成。
巴姆堡的全盛時期在16至18世紀,當時居住在堡內的居民有1萬多。可惜由於時間久遠,又缺少詳細的歷史記載,至今人們仍無法瞭解當時古堡居民生活的具體情況。根據資料顯示,歷史上的巴姆堡是重要的軍事要塞,被用來監視周邊國家的一舉一動。這裏也曾充當過關押重要犯人的監獄。在1722年阿富汗的一次入侵後,巴姆在軍事上的地位逐漸衰落,但仍被用作軍事堡壘,1932年之後,巴姆堡被逐漸遺棄,但堡內的民宅和浴室等公共建築一直保存完好。
伊朗政府曾對古堡進行了長期搶救性修復工作,城堡區大體恢復了原貌。伊朗有關部門還曾計畫與中國聯合出版一套以中國長城和伊朗巴姆堡為背景的紀念郵票。然而,2004年的大地震襲擊了巴姆市,數萬人在地震中喪生,這座著名的巴姆城堡也被完全毀壞。正是這一原因,巴姆堡被正式列入世界瀕危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伊朗第六個世界級文化遺產。
伊朗東南部有一大片灰色的沙漠,稱為盧特荒漠。它的南面是全國面積第二大的省份克爾曼(KERMAN)省。舉世知名的巴姆古城就在這個省的南面。
由克爾曼省的省會克爾曼市乘車向東南面直走190公里,3小時後到達巴姆市。古城就雄踞於市區的東北角。巴姆市雖毗鄰沙漠地區,卻盛產椰棗及柑桔,市內四周有運河圍繞,河邊都種滿桉樹,濃密的樹蔭在夏天為行人提供了清涼的環境。巴姆市是160年前原居民遷離古城後才建立的。千禧年時,人口只有12萬,後來南韓大宇汽車在這裏興建了汽車座椅工廠,吸引了不少鄰近鄉村的農民進城工作,全市人口才增至18萬人。巴姆古城是目前全球僅餘的最大一個土磚建築,經歷了二千多年而保存良好。不愧是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古城呈長方形,長約300米,寬200米,佔地20公頃(比維園略大)。專家根據古代建築的方法和材料加以比較,證實古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帕提亞王朝時代(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古城的規劃可以分為居民區、軍營區及主管區三部分。古城四周原來都有護城河(1),寬5.2米。戰時才灌水。城東不遠處有一座冰窖(2),冬天時,它的幾口井注滿了冰雪,留待夏天使用。由冰窖往東南面走,一個小花園的四周原是一間清真寺和墓園,如今只剩下幾塊矮牆,這座清真寺由一個阿拉伯將軍於公元652年興建,一直沿用至140年前。古城圍牆的園周長達2公里,共有29座大小塔樓。土牆由泥土、禾杆草及樹杆建成,平均高6-7米,當中除西北部分外,其餘都建於伊斯蘭教傳入之前。古城原有四面閘門,目前只剩下南門,即古城的正式入口(4),稱為納爾馬什亞閘門,旁邊分別有兩座巨型的塔樓(5),由一條新建的橋梁進入古城後,先來到一個用鵝卵石鋪建的前庭,這裏的幾個房間從前是哨兵和收稅員駐紮的地方。
居民區
居民區是全城地勢最低,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種不同類別的建築,每部分的建築都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建造。由前庭經過一道短短的走廊,來到古城的大街。 它由南北相同,伸延60米,兩邊是市集的攤檔(6),市集以薩法維王朝時代(公元1501-1736年)最先進的技術興建,原來是有蓋的,但今天已看不到了。市集兩旁的小巷也滿佈商店,每間商店前面是售貨區,後面是存貨區。由於古城位於著名的香料之路,是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並且和絲綢之路連接,市集曾一度非常繁榮,所售賣的產品都是世界著名的。
市集廣場有警察局和麵包店。在薩法維王朝期間,警察規管所有商販,但給予他們很大的自主權。只有三樣貨品,包括麵包、肉類和食鹽受到管制。
由市集北端向東轉彎,進入一個大廣場(7)。在宗教節日裏,這裏用作祭壇,特別是每年一月紀念第三代伊瑪目侯賽因的穆哈蘭節。廣場四邊都是二層高的商店,包括拱廊和房間,是商貿中心必備的設施。
由廣場的南端,經過一條東西伸延的小巷,直達全城最大的公眾清真寺(8)。它已有1200年歷史,裏面有一間華麗的聖祠和一口井。這口井是什葉派12伊瑪目支派作崇拜時使用的。
清真寺北面入口對出,再往北走遠一點,就來到米沙納恩大宅。米家是薩法維王朝一個顯赫的家族。大宅包括幾個綜合的庭院,周圍有各式的房間,當中有一個巨型的抽風塔,抽風管多達30多支,成為最矚目的標誌。
米家的族長米沙納恩的墳地就在庭院內的其中一間建築遺址,估計是以前的一所經學院。由清真寺及米家大宅的小巷向東走,不遠是另一座建築遺址,有學者認為是一所商隊旅館,但它由健身室、庭院、馬房以及其他建築組成,所以也有人估計這是另一位貴族的住宅。由此再走30-40米,就看到一間真正的公眾健身房(10),四面都建有拱門,房內有衣帽間及表演廳,這個健身房一直沿用至40年前。沿著南北伸展的小巷再走,來到古城的猶太社區。區內有商隊旅館和住宅。自從古城荒廢後,猶太人已全數搬走。
市集西面是另一條大街,由南一直伸延到北面(12),然後90度向西轉,到達古城的圍牆。此處是古城儲水的地方,旁邊建有一所公眾浴室。
古城的食水由地底管道經西面進入,由東面流出。伊朗文化部將一座比較完整的民房作為辦公室,它的庭院特別大,是沙漠地區民居獨有的式樣。
由市集向北走,不遠到達第二層城牆的閘門。閘門西面是一座經學院的遺址(13),它的庭院東面和西面都是課室及二層高的樓房。有學者認為古城西部是紡織工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經學院西北面是塔樓連接主城牆之間的圍牆,目前已經變成頹坦敗瓦。17世紀中期,阿富汗人入侵伊朗,附近村莊的居民為了逃避戰亂,集中聚居於西面的城牆外,並隨即加建了圍牆,所以原有的城牆便荒廢了。這部分的建築與古城內的形式完全不同,證明它是後來加進去的。與軍營東南面平排的房子是駐軍司令的住宅,建於突厥王朝時代(1040-1256年)。它由一條走廊連接士兵的軍營,這部分建築得到不斷的維修,部分相信是薩法維時代的作品。
古城北面,即市集的後面是第二層城牆(15),牆上有三個塔樓,與東面的主城牆連接,西端直至馬房為止。
城牆是突厥王朝時興建的,它將軍營區與居民區分開,兩個瞭望塔及哨兵的房間就建在閘門上。軍營區的地勢比居民區略高。
軍營區
馬房(16)位於第二層城牆的閘門西面,四周建有馬槽,除北面外,其他三面都有上蓋,冬季可以擋風。馬房可容納200匹戰馬,房頂上可見到有46個圓形拱頂。庭院中間有一個平臺,台下便是儲水的地方。水源來自東南角的一口井,深 128米。馬房北面是軍營,也是駐軍的總部(17),又稱為炮兵廣場。目前的形式是突厥王朝時修建的。
軍營屬二層的建築,由此可以眺望廣場,它的南面有一個已消失的平臺,軍官每逢檢閱或訓令士兵都站在平臺上。他說話聲音雖然不大,但整個廣場都清楚聽到,因為它的音響效果是預先設計的。廣場的東北部分有古城第二口井,深31米。與軍營東南面平排的房子是駐軍司令的住宅,建於突厥王朝時代。它由一條走廊連接士兵的軍營,這部分建築得到不斷的維修,部分相信是薩法維時代的作品。
軍營塔樓西面是荒廢的風車(19),如今剩下幾塊石頭,風車是贊德王朝時代建造的。第三層城牆由駐軍司令住宅的東面開始,微微向東北面彎曲,一直連接到主城牆。這層城牆也是突厥王朝時興建的,它將古城的三個區域完整地分隔開。
主管區
城牆的頂上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僅夠一個人行走,它直通到其中一個閘門。這條通道能讓士兵迅速走到適當的位置防守古城,也可以在其他閘門被佔據後,臨時走出城外的秘密途徑。
從軍營右面的斜路可通往一個石丘的頂上,再經閘門進入主管區。這裏是全城最高的地方。主管區東面的古城主管官員的住宅(21)。房間很明顯地分為二部分,冬季的房間在北面,夏季的房間在南面。房間分二層,並可以眺望廣闊的庭院。
整座住宅的底層都用作拘留及監禁之用(22),這部分建築和四季樓的底層都是城內最古老的部分,並在薩法維王朝時經過大規模的修葺。
主管區的四季樓(23)是一座四拱門的圓頂建築,分別朝著四個不同的方向。它是主管官員的接待大廳。春季和夏季時,涼風由拱門吹入,有助降低室內溫度,從拱門不但可以俯瞰古城的美景,還可以眺望遠處的山谷、田野和樹林等。它的東面及北面都有地庫,以樓梯連接下去。
四季樓北面是古城的第三口井(24),深 41米,井邊建有主管官員的私人浴室,由這口井負責供水。其後主管官員遷出古城居住,這個浴室便轉為公用。
主管官員住宅的北面不遠處還有一個瞭望塔(25),塔頂上設有祭火壇,估計是伊斯蘭教傳入前的產物。
《巴姆古城的傳說》
《列王紀》是波斯著名詩人菲爾多西(940 -1020年)的不朽作品。他一共花去30多年時間創作了這部長篇民族歷史詩歌。全書共12萬行。描寫薩珊王朝(224-651年)以前54位國王統治時期的興衰大事。
書中提到有一個叫哈夫維的人,住在科札蘭這座城市。市內的居民都以紡織為生,特別是女性,幾乎全部都從事這一行業。哈夫維有七個兒子及一個女兒,他們日以繼夜工作,生活仍然非常拮据。直到有一天,哈夫維的女兒在一個蘋果中發現了一條蟲,她一時好奇,就把這條蟲放在織布機的紡錘上。自此以後,她織布的速度突飛猛進,轉眼便織出了無數精美的布匹。當她向父親展示這條神蟲的時候,哈夫維視為吉祥的徵兆,把這條蟲當作神靈供奉。不久,哈夫維累積了不少財富,逐漸變成了城內一位有影響力的人士。帕提亞國王妒忌他的財富,向他徵收很重的賦稅。憤怒的哈夫維在神蟲的保護下,得到兒子和村民的支持,起事反對國王,最後並打敗他。
勝利之後,哈夫維在科札蘭附近建造了一座土城,它就是今天的巴姆古城。神蟲被奉為當地的統治者,哈夫維把自己當在是牠的助手。當時全城的居民都崇拜這條神蟲。巴巴汗皇帝登基之後,決定征服這座城市,但嘗試多次仍未成功。最後他派人潛入城內,將那條神蟲偷走。巴巴汗終於征服巴姆古城,還特別在供奉神蟲的地方興建了一座拜火神壇。據說就是目前瞭望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