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庫姆

1. 庫姆概況

庫姆(Qom)是伊朗庫姆省首府,坐落於首都德黑蘭西南約150公里,位於庫姆河畔,緊靠卡維爾沙漠,地理座標處於北緯34。39,東經50。53,人口110萬人(2017年),人口以波斯人為主。庫姆是伊朗的第八大城市,是僅次於馬什哈德的什葉派宗教聖地,是當前全球什葉派最大的宗教學術中心,在伊朗什葉派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什葉派的許多聖訓都宣稱庫姆是該派避難的地方,許多著名的宗教學者在受到威脅和迫害的時候都選擇庫姆作為避難所。庫姆的氣候夏季炎熱少雨,7月份的最高月均溫達40C,其他季節溫暖乾燥,由於遠離海洋緊鄰沙漠,它的年降水量很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33毫米。

得益於鄰近德黑蘭的地理位置,庫姆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活力的工業中心。庫姆是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生產大量的石油製品,有一條輸油管道從德黑蘭出發經過庫姆連接波斯灣的安巴達煉油廠。1956年,在庫姆附近的薩拉傑赫發現一座大型油田,油田的發現和新的煉油廠的建立推動了庫姆經濟社會的發展。庫姆有一種名叫酥酣(Souhan)的乳脂糖,是來庫姆旅行朝覲的人必不可少的紀念品,全市有將近2500家店鋪出售這種糖。

 

酥酣(Souhan)

 

庫姆有眾多的宗教學校和宗教協會,在這些學校和協會的支持下,宗教學者們得以進行一流的宗教學術研究。大約有來自80個國家的5萬名宗教學者在庫姆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其中巴基斯坦學者人數尤其突出,約有6000名。庫姆的宗教學校超過50所,研究協會和圖書館大約也有250所。庫姆還有為女性和非什葉派學生開設的宗教學校。大部分宗教學校教授除了宗教知識外,還教授現代社會科學和西方思想。

聞名世界的庫姆經學院由200多個教育機構和研究中心構成。這些機構為來自80多個國家的4萬宗教學生提供飲食及服務。現代庫姆經學院由阿卜杜.卡里姆.雅茲迪和大阿亞圖拉布魯傑迪復興,其歷史僅僅過了一百年。伊朗各地的宗教學校當前教職人員有將近30萬出自庫姆經學院。

許多大阿亞圖拉定居在庫姆,因此源源不斷的宗教捐贈和宗教稅從世界各地輸入庫姆。庫姆臨近德黑蘭的地理位置使得當地的宗教學者方便關注政府事務和決策,許多大阿亞圖拉在德黑蘭和庫姆都設有自己的辦事處。德黑蘭和庫姆之間存在常態化的人員往來。

2.庫姆聖城地位的確立及發展變遷

庫姆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前伊斯蘭教時代。這個時期的歷史只有部分遺留下來的文物資料可以證明,但是關於年代是不清晰的。薩珊王朝時代留下的考古發現和遺存中,有多次提到了庫姆。在考古發掘中最有趣建築是被稱作達科塔(Doktar)的一處遺跡。達科塔一直被認為是用於宗教活動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它是用於地方管理。庫姆廣闊的周邊地區也存在大量的宮殿、宗教、軍事、官署建築的蹤跡。庫姆有許多拜火教神廟的遺跡,這無疑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的宗教活動場所。一部分被發現的原始資料表明,薩珊王朝時期真實的歷史人物與庫姆有一定聯繫的。

薩珊帝國的第一位國王阿爾達希爾在庫姆附近發動了決定性的戰爭。薩珊帝國時期庫姆城的定居者被波斯帝國中期的文學作品、手稿和印章所證實。大致可以確定在整個薩珊帝國時期庫姆只是一個很小的地方行政區域,它的城市結構由幾個村落和一個處於中心地位的小鎮組成,這些村落和小鎮共同構成了對外的防禦體系。

阿拉伯征服者的到來,加快了庫姆的社會發展進程,但是現存的阿拉伯資料很難解釋阿拉伯人征服庫姆的具體過程。大約644年,阿拉伯軍隊在阿布.穆薩.阿薩利的率領下第一次嘗試性地征服庫姆,但這次征服活動並沒有控制庫姆,此後長達60年的時間裡,庫姆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第一批阿拉伯的永久定居者進入庫姆發生在685-696年。685年前後,一群不滿倭馬亞人統治的阿拉伯人發動起義,遭到鎮壓後逃往伊朗,一部分避難者來到庫姆,成為庫姆永久性的阿拉伯定居者。

庫姆城市發展的關鍵一步發生在一批阿薩利阿拉伯人來到該地區後。這些阿薩利人在庫姆的第一位阿拉伯征服者阿布.穆薩.阿薩利的侄曾孫帶領下從庫法遷移到庫姆地區。新遷入的阿拉伯人需要大量的牧場放牧牲畜,比當地的波斯人更具優越的經濟地位使他們有條件從波斯人手中購買土地與牧場,於是阿拉伯人一步接一步地接管了越多越多的村落。但是,對於阿拉伯人而言,控制庫姆地區最關鍵的一步是消除當地波斯貴族的社會影響力。這一點也隨著733年當地信仰鎖羅亞斯德教的波斯貴族領袖亞茲當.法德爾(Yazdan fa-dar)的去世而實現。

源源不斷的阿拉伯移民和建設活動導致庫姆周邊最初的六個村落融入城市地區。但庫姆真正變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城市,一個在什葉派歷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城市還要從第八伊瑪目阿里.禮薩的妹妹法蒂瑪.瑪律蘇瑪葬於此地講起。

816-817年之間,法蒂瑪.瑪律蘇瑪跟隨兄長阿里.禮薩前往呼羅珊地區,投奔在呼羅珊安營札賽的阿拔斯哈里發麥蒙。當他們途經庫姆時,瑪律蘇瑪不幸去世,並被安葬於庫姆。從869年開始,埋葬瑪律蘇瑪的地方開始出現一些建築,經過後世的不斷改建擴建,發展為今天著名的瑪律蘇瑪清真寺。

瑪律蘇瑪清真寺

825-826年之間,庫姆爆發了反對哈里發麥蒙高額稅收的起義。起義的領導者是阿薩利人雅赫雅.艾本.艾瑪蘭(Yahya ibn Emran),他聲稱稅收不應該交給一個不合法的統治者。哈里發派兵鎮壓了起義,嚴厲懲罰了庫姆市民,稅收額度也翻了三倍之多。為了徵收賦稅,總督懲處反對哈里發的勢力,庫姆城也遭到部分破壞。高額的稅收引起了庫姆人的強烈不滿,庫姆局勢動盪不安。

9世紀中期,伊斯蘭聖訓(哈迪斯)逐漸從庫法流傳到庫姆。聖訓的傳播表明庫姆在伊斯蘭教什葉派教法學上的重要性得到提高。868年,由於庫姆拒絕繳納賦稅,突厥將軍莫菲帶領一支軍隊攻擊庫姆。隨後,莫菲成為庫姆的總督,而且在這個職位上待了至少5年。在莫菲統治期間,幾個重要的阿里派成員移居庫姆,他們與第十一伊瑪目哈桑.伊本.阿里的代理人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伊瑪目的代理人艾哈邁德還是瑪律蘇瑪陵的管理者以及阿里派成員撫恤金的負責人。

878-879年,在拜火教神廟的舊址上建起了庫姆的(很可能是)第一個週五聚禮清真。881-882年,庫姆被突厥將領艾德古.泰金佔領.他試圖徵收拖欠已久的讓很多包稅人破產的稅金。與艾德古統治庫姆幾乎同時,早期正統的什葉派在該地取得了勝利。894-895年,幾乎所有的宗教極端分子都被什葉派領導人艾哈邁德.穆罕圍牆默.伊本.阿薩利驅逐出庫姆。大約一年後,著名的伊斯蘭神秘主義者候賽因.曼蘇爾.哈拉智定居庫姆,並在此地被捕。

895-896年,庫姆與突厥籍的軍認領袖貝倫建立起聯繫。總督貝倫破壞了一座規模大且活躍的拜火教神廟。隨著一個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組成的聯合代表團派駐庫姆,從當地阿拉伯定居者中選任法官的特殊管理體制結束了,這也標誌著阿拉伯定居者在庫姆高貴地位的終結。在總督阿巴斯.艾本.艾米爾.蓋納威統治時期,非十二伊瑪目穆斯林在庫姆的地位是比較高的。財務官在該地的設立,培育了當地自治的條件。

909年,候賽因.艾本.哈姆丹被哈里發穆格台迪爾(Moqtader)任命為庫姆總督。候賽因不得不支持哈里發的軍認打擊法爾斯人,不過他執掌權力僅僅兩年就返回巴格達。913-927後,為了穩定管理秩序,哈里發干涉總督的任命。這一變動破壞了該地區的勢力平衡,導致了社會更加不穩定。從928年開始,庫姆陷入德拉米軍閥的爭奪之中,也由此擺脫了哈里發政府的直接控制。

928-943年,庫姆在軍閥勢力之間多次易手,德拉米人通過重稅殘酷地剝削庫姆。951-952年,布伊德人(也譯為白益王朝、布韋希王朝)在該地建立了穩定的統治。951-989年,社會穩定的庫姆沒有什麼大的事件發生,但是由於什葉派的教義,它好像獨立于整個波斯之外。這段時間內,瑪律蘇瑪清真寺有所擴大,許多賽義德(Sayyid,伊瑪目候賽因的後代)開始在該地定居。984年,庫爾德人穆罕默德反抗布伊德王朝統治的鬥爭,對庫姆和它的周邊地區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一時期,波斯和阿拉伯定居者的人口數最多達到5萬人,阿拉伯人的比例比起波斯人要小一些。經過長時間一起生活,阿拉伯人接受了波斯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當地人大部分已成為十二伊瑪目派信徒,許多著名的什葉派宗教學者要麼來自庫姆,要麼定居庫姆。除了什葉派的主流十二伊瑪目派,其他什葉派分支也存在於庫姆,甚至還有遜尼派的存在。從繳納的宗教稅來看,伊斯蘭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信仰(如猶太教、基督教、瑣羅亞斯德教)也能在庫姆存在,粗略估計只有幾千人,可能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有證據表明,之前占主導地位的阿薩利人10世紀末的時候已經喪失了他們的領導地位。一種新的社會情形允許吸收波斯人參與當地社會重建。

到公元10世紀的時候,城市佈局仍然能反映出構成早期庫姆的六個村落。城鎮有八個廣場和三座清真寺,廣場的用途不是很清楚。關於瑪律蘇瑪清真寺,僅有兩座圓頂的塔被提到。集市和澡堂已經出現,還有幾個起管理作用的建築。城鎮各部分之間由五條大路和八條小路相連接。

由於不利的社會環境和繁重的賦稅,庫姆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社會問題。城中的許多房屋、橋樑、磨坊變成廢墟,農業歉收,道路失修。水資源的供應似乎可以滿足需要,阿薩利人承擔了連續的水利工程建設,獲得了水資源的所有權和分配權。水資源的分配權讓阿薩利人獲利頗豐,他們成為定居者中最富有的人群。後來布伊德人收回水源控制權,,由於其經營不善,整個灌溉體系從此走向衰落。儘管在981-982年的時候水資源重新回到阿薩利人手中,但是原始的二十一條水道只有三條還流著水。這三條水道可以滿足庫姆人的飲用水需求,但無法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

庫姆土地肥沃,農產品品質很高。動物飼養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但該地區有51家磨坊存在,其中1/5已經處於衰退狀態。傳說進述了許多關於金、銀、鐵、鉛等礦產資源的故事,庫爾德人似乎已經開始曬鹽。椅子、紡織品、馬鞍等手工業品代表了當地的手工業發展水準。

997年,庫姆陷入布伊德人的內部糾紛中。1030-1040年,庫姆被突厥伽色尼人所控制。塞爾柱突厥人一度佔據庫姆,但不久後便又落入德拉米系的卡庫伊德人手中。從1051年開始,庫姆重新回到塞爾柱人的控制之下。但是塞爾柱王國政局動盪、內訌不斷,庫姆的控制權不斷變化。從1119年到1133年,在塞爾柱蘇丹桑賈爾統治的14年間,庫姆的社會安定,第二座週五聚禮清真寺在這個時期建成。

在塞爾柱人統治時期,庫姆出現了經濟上的相對繁榮。作為嚴格的遜尼派信徒,塞爾柱人所推行的政策是務實的。總體而言,塞爾柱人沒有出於宗教原因而對庫姆採取懲罰性措施。為了保持同當地什葉派統治集團的關係,塞爾柱蘇丹曾經親自參觀瑪律蘇瑪清真寺。在塞爾柱人的統治下,數量眾多的宗教建築開工建設,其中至少包括已知的10所宗教學校,週五聚禮清真寺也被翻新,庫姆城進一步擴大。庫姆處於什葉派的實際控制之下。一支以候賽因為宗的阿里派人數眾多,湧現了許多社團領袖。另外一支重要的什葉派家族達韋德(Da widar)家族成員長期出任庫姆的法官。

從1217年到蒙古軍隊入侵前,庫姆一度處於花刺子模國王穆罕默德二世掌握之下。1224年,蒙古軍隊侵入伊朗,庫姆遭受滅頂之災,在至少20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片廢墟。此後(可能是)在當地的一些富有的定居者的資助下,庫姆的什葉派聖陵得到重建或修復。農業出現了繁榮,培育出很多作物,礦產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

14世紀晚期,庫姆遭到帖木兒的洗劫,當地定居者遭到屠殺,庫姆再次陷入蕭條。薩法維王朝建立後,由於什葉派聖陵的所在,庫姆得到統治者特別的注意。1503年,庫姆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什葉派宗教中心,成為一個意義重大的朝聖場所和交通樞紐。阿富汗人的入侵再次破壞了庫姆,導致嚴重的經濟困難,在阿夫沙爾王朝國王納迪爾的統治下,庫姆繼續處於不利的處境。

贊德人和卡加爾人為了爭奪伊朗的控制權,紛爭不斷。1779年卡加爾勢力崛起,隨後卡加爾王朝取代贊德王朝。1793年,卡加爾王朝第一任國王阿加.穆罕默德取得了庫姆的控制權。據說阿加.穆罕默德非常虔誠,一生遵從伊斯蘭教法。1797年,阿加.穆罕默德遇刺身亡,他的侄子法塔赫.阿里繼任王位。法塔赫.阿里對伊斯蘭教教義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多次前往庫姆朝覲,對烏萊瑪階層也十分尊敬。他斥鉅資興建清真寺和經學院,並且資助了多部教義學著作的寫作。他免除了聖城庫姆居民的稅收,並在瑪律蘇瑪聖陵附近修建了後來非常著名的法迪亞經學院,庫姆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180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登基,加速了俄國的對外擴張。1804年,俄軍突然向卡加爾王朝發動進攻,王室大臣寫信請求庫姆等地的烏萊瑪發佈對俄國進行聖戰的教令。1906年伊朗爆發了反對國王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軍警開槍鎮壓,死傷多人。各大城市的居民起而呼應,紛紛舉行示威遊行。伊朗各地的烏萊瑪也移居庫姆避難,以此抗議國王的言而無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仇恨英國、俄國的伊朗被德國拉入同盟,捲入戰爭。1915年俄國軍隊侵入伊朗,許多德黑蘭居民逃往庫姆,甚至一度探討將首都遷到庫姆,但在俄國和英國殖民者的政治壓力下,這個提議被擱置。1921年在英國的支持下,愷加王朝哥薩克師將領禮薩.汗率軍進入德黑蘭,控制了全國局勢。國王艾哈邁德與禮薩.汗爭相前往庫姆拜訪,希望贏得烏萊瑪階層的支持。禮薩.汗的努力獲得了成功,1925年年底,立憲議會宣佈禮薩.汗為伊朗國王,建立巴列維王朝。

作為一個宗教學習中心,從1820-1920年,庫姆蕭條了大約一百年。1931年前後,著名的教法學家阿卜杜.卡里姆.哈依里接受邀請前往庫姆從事教學工作,庫姆的宗教學術地位開始復興。1936年哈依里去世,庫姆失去了這位有巨大影響力的“效仿源泉”。巴列維王朝第二位國王穆罕默德.巴列維繼位後,希望擁戴一位擁有巨大影響力、可以與伊拉克相抗衡的什葉派宗教領袖。國王選中了著名的烏萊瑪賽義德.候賽因.布魯傑迪。1944年,布魯傑迪來到庫姆,1946年成為什葉派世界唯一的最高效仿源泉。布魯傑迪重新組建了庫姆經學院,為宗教知識的傳播和徵收宗教稅建立了一個網路。1949年,庫姆召開了一次有2000多名宗教人士參加的大會, 通過了一項反對“政治行動主義”的決議,呼籲宗教界人士不要參與政治。庫姆在什葉派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伊朗伊斯蘭革命著名領袖長期在庫姆居住、活動進一步奠定了庫姆的什葉派宗教中心地位。1931年霍梅尼跟隨哈依里前往庫姆學習教法學,哈依里去世後,霍梅尼接受布魯傑迪的教導,成為布魯傑迪最得意的弟子。但是他不同意他的導師不參與政治的主張,他積極參與政治活動,與巴列維王朝對抗。1963年,巴列維國王開始“白色革命”,並決定就土地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導致了宗教界與政府的公開對抗。霍梅尼在著名的法迪亞經學院發表了一系列講演,對國王的革命進行公開的批評,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964-1965年,霍梅尼遭到放逐。自1961年布魯傑迪去世後,霍梅尼逐漸成為伊朗最高的宗教領袖。1979年伊斯蘭革命成功後,霍梅尼回國出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領域袖。成為國家領袖後的霍梅尼每年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定居庫姆。

霍梅尼在《伊斯蘭政府》書中指出,各宗教學術中心,比如庫姆和馬什哈德的宗教學者必須在宣傳方面承擔特殊的使命,以出色的工作樹立威望,成為發揮伊斯蘭領導作用的模範,把各地青年學生培養成忠於伊斯蘭事業的精英。

伊斯蘭革命後的庫姆更加凸顯什葉派宗教中心的作用。伊朗是世界上唯一的以什葉派為國教的區域大國,作為伊朗什葉派宗教中心的庫姆對世界什葉派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3.庫姆對伊朗乃至國外什葉派發展的影響

自什葉派第八伊瑪目阿里.禮薩的妹妹葬于庫姆.庫姆便獲得了成為什葉派聖地的可能性。什葉派聖訓中關於庫姆是避難地的傳述,強化了這種可能性,並由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什葉派信徒前往、定居,鄰近德黑蘭的地理位置讓庫姆的發展獲得了不可多得的區位優勢。

庫姆的發展充滿了曲折。宗教上的衝突、政治上的爭奪,讓庫姆的發展大起大落,直到薩法維王朝建立,什葉派在伊朗統治地位確立,庫姆終於迎來了穩定的發展機遇,並逐漸為什葉派宗教學術中心,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伊朗統治者得到宗教界支援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途徑便是前往庫姆朝覲聖陵、拜訪烏萊瑪。

庫姆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統治者的政策和態度。阿拉伯帝國建立以後,伊斯蘭教在一定程度上依附於國家政治勢力,但是由於什葉派長期處於政治的邊緣地帶,形成了一種宗教人士不直接參與政治的傳統。宗教界主動介入政治,在國家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是近代以來才有的事情。在薩法維王朝之後的贊德王朝、卡加爾王朝,繼承了薩法維王朝對什葉派的態度,庫姆的地位穩步提升。

卡加爾王朝後期,由於政治腐敗、政局動盪、外國入侵,庫姆的發展受到影響,宗教學習和學術研究冷落蕭條。巴列維王朝建立後,庫姆的影響力日漸擴大。巴列維王朝統治者希望借助宗教力量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卻又不希望宗教學者干預政治,而巴列維的西方化改革嚴重侵犯了伊斯蘭教的利益,政教矛盾日趨激烈。在反對巴列維王的鬥爭中,庫姆處於最前沿的陣地。大量的宗教學者雲集於此,組織領導全國乃至國際什葉派的反王權鬥爭。庫姆已經成為整個什葉派的中樞神經系統,指揮這一系統運作的是傑出的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霍梅尼利用庫姆作為反對巴列維王朝的基地,伊斯蘭革命成功後,庫姆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無可爭議的什葉派宗教學術中心。

庫姆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宗教學者,他們通過言傳身教、發佈教令、著書立說等方式,影響著世界什葉派的走向,其中代表性的有哈依里、布魯傑迪、霍梅尼,而霍梅尼更是親自領導了一場伊斯蘭革命。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庫姆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宗教學術發展的同時,社會經濟也得到不斷地發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