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旅行日記 4
第五天 12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吃了一頓很好的早餐,然後再進納傑夫的阿里聖祠。這祠初建於977年,經歷千年,仍保持良好如新。這是全國的宗教生活中心,不是節期經已是人頭湧湧,遇到大節,更不得了。
因我們一早到達,正好遇到昨天離世的人被送進祠進行安息禮。門外有黑色車身的汽車運來棺木,轉用手推車推進來,有些是數人合力抬進來,放在鐵欄邊的架子上,辦好手續,便抬進祠內。棺木都是簡單的木盒子,沒有蓋,上面鋪著布?。有些用黑色金邊的絨布,應是有錢人的,一般只用舊氈蓋著。送葬的人並不哀傷,沒有哭鬧,只是靜靜地抬著或隨著棺木而行。
我們觀看了15分鐘,已見有五、六隊送喪行列到來。伊斯蘭教規是要死者在24小時內就要安葬,所以喪禮都很簡單迅速,不一會就送出來住墓地去了。
我們將手機、手袋、相機放在門外,又再進祠一坎。這次我和幾個團友看完信眾親吻撫摩聖墓後,往後面的大㕔參觀。該建築物真是極大,看來可容數萬人一同參拜。寺頂由大量巨柱支撐,巨柱以厚鋼板構成(因部份拆開維修可見內部結構),柱身外鋪上淺綠有紋的大理石,光滑可鑑。地上沒有地板,全鋪厚地氈,方便信眾集體跪拜。屋頂由大小不同的鏡子用不同的角度鑲砌而成,在燈光的照射下,比繁星更燦爛,用來形容天堂的景色。總之就是氣勢迫人,加重宗教敬虔的氣氛。在此地出生至成長的人,定然基於群眾的壓力及環境的薰陶,建立起信仰,無法質疑。
聖祠的門外,即是大巴扎,愈千的商鋪售賣萬千種貨物。金飾店極多,其中最熱賣的是介指。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給。賣衣物的,貨物全部來自中國,手機、玩具、電器、皮鞋亦然。我們走過,每檔的檔主皆熱情揮手,知道我們來自中國,更高興出來合照,可說是熱情如火。無他,因中國是他們衣食父母,有中國來客,自然待之以貴賓之禮。如此看來,在伊拉克人心中,中美兩國的地位自然高下立見。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美國人的確帶來民主,可是伊拉克的什葉派佔人口的七成,怎樣選也會贏,但傳統政府和經濟實力卻操於遜尼派。這死結美國人越打越實,無法解開。還是讓給一帶一路而來的中國人去處理吧!
午餐吃過和前幾天差不多的烤雞、羊肉、沙律等,便前往車程一小時的庫法清真寺。這午餐最重要的收獲是在店中取得兩塊石頭,一塊是綠色玻璃,另一塊上面有小小閃耀的晶體。
當偏斜的陽光照射到庫法清真寺金色圓頂時,反射出耀目金箭,襯托著幾何圖形態排列的彩色瓷磚,充分表現出伊斯蘭建築的美感。從大門望進去,高聳而向內凹入,重重裝飾的門框加上高度重複的佈置,令人會以為看到天堂,宗教氣氛是很濃厚的。
3時半,我們回納傑夫的酒店,在上車前與路旁一位兌換錢幣的檔主談話,他送我一張25元有薩達姆頭像的廢票新鈔,真高興。
在酒店休息一下,再到阿里聖祠拍攝夜景。我在專售經書和聖物的店內買了一塊金色的伊拉克地圗,上有各什葉派聖地位置,作為旅行的紀念品。
今天是領隊Peter的生日。晚上7時在8樓的餐廳吃了一餐很對胃口的自助餐,餐後導遊送上心型蛋糕一個。於是大家同唱「生日快樂」歌,並「祝你福壽與天齊」,然後一起享用蛋糕。旅行社老闆還送來一套聖祠的金色模型,皆大歡喜。
第六天 12月21日 星期五
昨天,領隊Peter通知大家,今天要往烏魯克。路程遠,沒有地方吃午餐,只能每人派一份餐盒,內有燒雞、麵包等,不過一定不好吃,叫大家早餐時多取一些食物作補充。當今早到餐廳一看,原來很細小,團友們早到取用,已所餘無幾,還有7、8人在排隊輪候煎蛋奄列。我也輪候了很久才取得一份,所謂帶備的食物只是兩小塊方包夾幾片蕃茄而已。
8時出發前往烏魯克,這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因為此地在6000年前已是當時全世界的重要城市,居民有50000-80000人,居住在6平方公里的城市內,亦開始使用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就是用削尖的蘆葦桿在未乾的泥版上壓字。早期是象形文字,後來發展成表音字母。至公元前2000年,烏魯克在與埃蘭爭霸失利而漸失去其地位。至伊斯蘭教興起後,終於被廢棄,成為廢墟。
上路前,大巴先往洗車場清潔多天來的泥污。而去烏魯克的公路路況不佳,凹凸不平及多坑洞,因而行車緩慢。加上在路上的檢查站候檢、購買水果和排隊上廁所等等的延誤,到達烏魯克遺址的閘前已近下午1時。
導遊派給每人一膠袋午餐,內有一碟沙律、一碟醬汁、一大塊伊式烤餅、一大塊烤雞胸肉,一碗茄汁豆。本來戶外風大,Peter建議在車上吃。但此時車上成千蒼蠅亂飛,加上座又窄,慘過食飛機餐。忽見外邊空地上有兩張大地氈,為當地人吃飯之地。即攜餐袋前往,時已有五、六人於地氈上坐著野餐。雖不甚好吃,但涼風習習,蒼蠅亦少,勉強吃了一些,仍覺得十分浪費。
午餐後,旅巴駛入閘內,向烏魯克所在的山崗進發。幾分鐘後,到達停車場。我們沿著土坡踏上遺址,土坡上建有幾條輕鐵軌,但已棄用。幾輛運土車亦已銹壞。這是20世紀30年代大規模發掘時搬運棄土的工具遺跡。我們腳踏的忽高忽低的土堆,應是當時發掘的棄土堆,其間夾雜著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陶片。
當我稍離「路徑」,俯身觀察和拍攝陶片時,那穿紅色夾克的「警察」表示不可拾取陶片。這規矩我當然知道,就說我只是拍攝。可是他一直挨著我走,我一停下觀看,他就催促我行,我拍攝,他就伸腳擋著我的鏡頭,連續多次如此。我忍無可忍,用廣東話(因不識阿拉伯話)大聲抗議:「我不是拾陶片,只是拍攝!你不可以這樣阻住我,不要欺人太甚,我好蝦的嗎?」該人見我發火,便走開了,不再貼身侍候,只在遠處觀看,我也不再理他。若非發惡,就被人欺負了。
我們沿路觀察,這遺址真的非常龐大,在較高處下望,氣勢非凡,只是感覺一片的蒼涼。高崗上原是建築物,可分辨出磚砌的房屋、牆壁、拱門,風化成為泥堆。土崗上還遺下考古隊所建的木門封住入口,其中掘出的文物已送往博物館保存。有一遺址掘出了街道房屋,整齊如回字構造,從上往下望,感到很具規模。另一區掘出一條通道可進入一個三進的門廊,牆壁上磚塊的藍色瓷釉仍閃閃發亮,可知當年的建築工藝頗為進步。地上的陶片雖然破碎,但有些仍可辨認是容器口端的彎位或底部,有一件是杯子的「耳仔」,另一件有穿孔,應是盛水器穿䋲的地方。
我們來到此「人類最早使用文字的地方」,遙想當年的先人們努力運用智慧,將生活的資料留下來。這証明現代人類並不一定比古代的人更聰明,只是因人類的知識是靠文字不斷累積而成的。若無當時的人留下知識,現代人仍可能會一無所知。至於他們的一切湮滅了,可能因自然環境、氣候的改變而發生。就如河流改道、土地沙漠化,又或人為因素像近親通婚引致遺傳疾病,又或戰爭、飢荒、水源或其他資源分配不均等。現代人可以在博物館中看到他們的遺物,有專家破解他們的文字,得以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對全體人類而言,實在是值得慶幸的。
參觀完烏魯克遺址,我們前往納西里耶。因今天是冬至日,又巧逢農曆十五,天黑得早。在路上看到一輪明月從平原昇起,「秦時明月漢時關」,月圓月缺,一代又一代過去,一代又一代續來。人類文明的開始在這裡,終點又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