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黑海旅行日記(6)

縱橫黑海旅行日記(6

第十六天 7月28日星期六

 

要離開土耳其了。今早收拾行李,6時半送到大堂才吃早餐。為要爭取時間過關,所以7時半便起行。

半小時後,即抵土耳其海關,載搭我們多天的旅巴回去了,導遊胖叔叔也回去了。過關也算順利,然後帶著行李步行約500米(幸而有蓋),到了格魯吉亞。我們拿出簽証(這是全程唯一須要簽証的國家)。過關時,關員一次收取全部䕶照,15分鐘後才拿回分別排隊蓋印。大家都岀來了,唯獨不見了領隊Peter,地陪姐姐也等得焦急。我們先上車,又過了15分鐘他才出來,原來他同時使用兩本䕶照,被關員問東問西,最後才放他出來。

因為格魯吉亞的時區早1小時,所以雖然9時15時分辦妥,也要撥成10時15分。我們到達格魯吉亞的巴統Batumi,先乘車作市區遊覽。巴統雖不算大城市,但環境和建築都兩極化。新的建築物比美世上任何大城市,非常有現代感,又有特色。另一方面,舊城區充滿古代教堂和傳統裝飾的房屋,成為強烈的對比。特別是在海濱廣場一帶的字母塔、摩天輪、新酒店和賭場;又有雙人鋼管塑像,會相時移動改變位置,很吸引人注意。另一吸睛的是字母塔,高130米,由鋼架作出DNA雙螺旋狀,由下至上排列出格魯吉亞文的33個字母。他們的字母與世上任何文字均沒有關聯,據說其創造靈感來自葡萄籐的卷曲狀。

 

巴統是格魯吉亞位於黑海邊的重要海港,亦是其國內之國AJARA自治共和國的首府。在蘇聯時期,亦是重要港口,市內還有不少蘇聯式建築物。我們乘船出海遊覽,見到不少港口設施,有防波堤、起重機、貨倉等。沿海岸有多個泳場、渡假酒店、水上樂園等旅遊設施,又停泊了不少新穎的遊艇。海面上穿梭著載著泳衣美女的快艇,又有人玩飛天滑翔傘。回程時,開始烏雲密佈,下起微雨來。船上加插了表演節目,有位肚皮舞孃表演肚皮舞,吸引了團友們圍著她拍攝。K君似更想和她共舞呢!

 

在碼頭附近的「格魯吉亞人」餐廳午餐,又是吃煎魚。隨後經舊城區,在廣場周圍觀看古典建築。特別吸引的是源自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冬持三股叉的金像,像座下方四邊都有海妖,雙手捧著的乳房是噴泉,又有其他妖怪,很有趣。另一邊的方形高柱也是源自希臘神話金羊毛故事,站立著的是科爾喀斯(今之格魯吉亞)國王埃厄忒斯,手中拿著那會飛會說話的金羊毛。下方四面是故事中人物、水手和船隻。因為這些故事是以巴統一帶地方作背景,所以特設這些標誌作旅遊賣點。

 

廣場四周的房屋是酒店和餐廳,都是仿古建造,以增強氣氛。廣場中央的大圓圈是幅大型馬賽克砌成的圖畫,主題是希臘神話人物的星座圖,加上各種海洋生物,海豚和魚等。

 

經過一座阿美尼亞基督教會的救世主基督教堂,建於1874年。蘇聯時期曾被關閉,1997年重新開放。堂內有壁畫,但?像東正教堂那樣密麻麻,比較簡潔平易近人。阿美尼亞教會是最早成立的國教會,於公元301建立,與其他基督教會並無聯系,傳播至今不衰,令人欽佩。

另一參觀點是巴統植物園。建立於1881年,1912年擴建,種植世界各地植物,主要來自紐西蘭、日本、美洲、印度、遠東、喜馬拉雅山,智利等地。經百多年經營,現在樹木已成長、變得極高大,有些至數人合抱,數十米高。開花植物亦不少,只因其名牌只有拉丁文的植物學名和格魯吉亞文,所以無法讀出。只憑自己認識的,知道幾種松樹、杉樹、尤加利樹等。

 

今晚的晚餐最特別是有紅酒助興。據說此酒為史太林時代國宴所用者。食物亦極豐富,有魚湯、比薩、牛仔肉和雞,都有特色,大家盡興而歸。可是酒店在舊城區內,旅巴不能直達,加上下著大雨,大家冒雨步行前往。大件行李則由酒店伙計代運回。此酒店Divan Suits Batumi為5星級,乃此行中最高級的一間。

 

第十七天 7月29日星期日

 

今早離開巴統,向東行,前往首都第比利斯,路程頗長。沿途經過的㬌點,都會去觀賞和遊玩。

我們8時出發,車行的2小時內,路況很差,都是單線雙程行車,而且是在郊區和山區行駛。路旁是矮小民房,有小小的花園或隣近農場,種植各種蔬菜水果,易辨的有蘋果、梨子、桃等,又有櫻桃和葡萄。偶然會有牛隻在田間悠然吃草。因道路狹小,沒有如土耳其般現代化的停車休息區,所以司機就停車在樹林邊,讓大家解決生理的呼喚。

 

到了第一個目的地,是庫塔伊西市鎮中心廣場。這裡有一個令人興奮的大型銅像群,名叫Colchis Fountains。名雖為噴泉,但因正在維修,沒有水。老遠就看到它四級銅像最頂端的銅雙馬,在陽光下燦爛地閃閃發光。下方圓形級狀的水池排列著銅鑄的抽象生物,有綿羊、山羊、馬、獅子、人、大角鹿、卷角的羊等,站在藍色馬賽克乾水池中晒太陽,感覺怪怪的。這噴泉其實是在馬路迴旋處中央,由很寬闊的石砌馬路包圍著,汽車可以從四面八方駛來,也並不避人,所以想從行人路進到噴泉去,真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噴泉銅像還不及M字招牌吸引,大家看完銅像,紛紛到訪麥記的辦事處。

 

噴泉的另一邊,有一座粉紅色,8支希臘式巨柱支撐的宏偉建築物,我們的旅巴就停在它的大門外。這是國家劇院Meskhisril Theatre,以該國著名劇作家命名。廣場外圍有維修中的古教堂,但無法細觀了。

 

車再行半小時,到達庫塔伊西的格拉蒂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始建於11世紀格魯吉亞教會發展的黃金時期,其建築風格與東正教互相影響,教義也頗相近。院內有3座主建築,主教堂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7),而開始進行維修。副堂內的壁畫則保持得最完整,也沒有什麼人參觀。我很輕鬆地把它拍攝下來。因光線極暗,效果自然也不太好。教堂外面的石砌牆和其上的雕刻很多已風化,但仍可看到當年修建者的心血和敬虔,每個刻花都在表示對上帝和基督的崇敬。

 

當時教堂的地面佈局都是十字架形,正門在直柱,左右有側門,中央是大堂,頂部高出成尖塔,周圍有多個透光玻璃窗。陽光在不同時間會從不同的窗子以不同的角度射進堂內,形成光柱,有很神聖的感受,增加對主的崇敬。

 

堂頂和柱身、牆壁所畫的畫,都是聖經故事或教會的傳說,堂中有高大的聖座是主教或神父的座位。每柱上有各種聖像,像前有吊燈及燭盆。燭盆直徑約40cm,盆中置細沙。信眾進教堂就在門側小賣部購買黃色幼長的臘燭,點?後插在沙上,然後輕吻聖像,再畫十字,口中唸著禱文。他們會逐個畫像重複這些動作,直到全部畫像都吻完,劃完十字。地板上,不規則擺放著長形墓碑石板,上面刻著紋飾、文字和日期,是當年的國王或神職人員、對教會有重大貢獻者,才有資格安葬於教堂中,靜候主再臨。所以當有「行差踏錯」,誤踏石碑上時,即時有人提醒避開。

 

 

離開修道院,車行不久,到一小城吃午飯。除有魚湯、燒雞、燒餅、沙律外,最有趣是還有「格式餃子」,皮厚體巨,頂部無法咬入,戲稱之為「餃老豆」,體胖面皮厚。

 

繼續行程,到達Holy Cross Monastery即D. J. Vari。這是在小山頂上的古建築。入口早已破爛不堪,我們上到山頂,經過廢墟,到達教堂。其外牆亦風化得很利害,堂內壁亦嚴重剝落,沒有壁畫,聖壇前只有一個巨大的木製十字架,和插上燃?臘燭的燭盆,氣氛莊嚴肅穆。來敬拜的信眾沒有理會遊客,可能已經習慣了,只自行敬拜、祈禱、劃十字。

 

教堂外的編鐘已缺了一個,不過仍是此修道院的標誌。由山頂向下望,因是下午7時,西斜猛烈的陽光令人目眩,深谷下的河水反映出鱗鱗金光,照影出山下一片明亮。

 

我們趕緊下山,爭取在日落前參觀姆茨赫塔的生命之柱主座教堂。這教堂也屬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小鎮之中,被商店包圍著,外有城牆保護。這是格魯吉亞第一座教堂,相傳這裡曾經是耶穌長袍的安葬地,所以最神聖。相傳神聖的第七根柱子流出的液體可以治病。堂中安葬了格魯吉亞王室的多位成員包括末代的格魯吉亞國王。由於關門在即,未及細看,便要離開。

 

 

因交通問題,在9時才到第比利斯。晚餐在格魯吉亞傳統餐廳,有歌星演唱,民族舞蹈,尤其是吹色士風的肥佬,得到最多掌聲。

 

By 葉大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