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黑海旅行日記 (1)

前言

這次縱橫黑海的旅行一提出,便想參加,雖然有一小部分地方曾經踏足,但並不影響整個行程。所謂縱橫,除地面的橫或直的移動外,應理解為「縱」就是歷史,時間由公元前千多年至今3000多年的人和事;「橫」就是包括整個黑海地區,不是以國家為中心,而是以一整個海為中心。這裡有6個國家,依到達的先後是:烏克蘭、摩爾達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格魯吉亞和俄羅斯。這些黑海周邊國家,在民族、文化、語言、宗教、政治上都完全不同,加上歷史上的恩怨分合,令他們雖在地緣上像是隣居,但又像相距千里。這神祕的名字「黑海」,一直散播著神祕的吸引力,吸引一幫遊人前往探索。現在機會來了,我們有26天作黑海縱橫遊。請跟我一起踏上㢳途吧。同遊諸伴,也可重溫一遍,回味這精采的旅程。

縱橫黑海旅行日記 13-7-2018—7-8-2018

 

第一天 7月13日星期五

 

早上7時半在機場集合後,乘搭阿斯塔那航空KC930班機至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Almaty轉機往基輔。此班機是中型的波音767-300ER,可載228人,是該航空公司最大型的。阿斯塔那是哈薩克斯坦的新首都,此航空公司應是哈薩克斯坦的國家航空吧。

阿拉木圖是哈國最接近新疆的大城市。從高空下望,新疆一帶的沙漠都有大量綠油油的可耕種的田地,但一進入哈境,沙漠就是沙漠,一片黃沙,只在彎彎曲曲的河岸有些少綠色,應是野草不是作物。要到阿城近郊才有小鎮、公路和田地。

 

香港時間9:35am起飛,到阿城是4:25pm,約飛行7小時,到達是當地時間2:25pm。由於在基輔的班機KC401是6:30起飛,故要在轉機廳等候4小時。不少團友都在小吃店購咖啡及小食,可用信用卡。我買了一杯咖啡和一件雞批,共當地錢1700,不知匯率為何,讓銀行去計吧!

大家吹水發呆4小時,終於上了KC401。是S7西伯利亞航空的Airbus320,比較小一些又很窄。空服員都是體形龐然的大媽,手臂比某人的大腿還粗。又坐了6個小時到基輔,太陽才剛下,因我們是跟太陽向西飛的。

飛機餐是牛肉螺絲粉,味道尚可,最奇是有一大盒8顆不同的朱古力,實在無福消受。我和幾位團友都原封不動退回算了。

到基輔後,乘大旅巴約20分鐘到達Holiday Inn,啓動在香港買的Wifi data 咭,即可與香港和全世界聯絡,感覺是「世界真細小,天涯若比鄰」。

 

第二天 7月14日星期六

 

早上原有在7:30叫醒服務,但因早已起來,便先到Holiday Inn後面的羅馬天主教聖尼古拉斯大教堂拍攝,可是太陽就在教堂頂上,自然是背光,效果不佳。於是到堂後一轉,發現光線極靚。這教堂本不在旅行的行程內,算是意外收獲。

 

吃過酒店的自助早餐,約9時多便乘坐旅遊車出發。由於Peter已編出乘車座位輪替表,大家都依照著坐,每天輪著轉換。

第一站,我們到達基輔大學紅樓,正門有8根愛奧尼亞式巨柱,極具氣勢,兩側各有一座外觀相同的建築物,只是外牆顏色不同,右邊的是粉紅色,而左邊的是米黃色。前面路旁是一列花槽,栽種著玫瑰,紅的黃的粉的,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燦爛艷麗。

隨著參觀的是聖沃基米爾大教堂,其特色為全座以黃白色的拱型作屋頂,而沒有洋蔥頭。我們到達時,正進行彌撒,我們悄悄地從後面加入,偷偷拍攝,也沒有人阻止。堂內天花及牆壁上都繪滿了聖像及壁畫,內容是聖經故事、聖母聖子及當地聖人的事蹟。堂中設置多座聖壇,壇前燭座插滿了信眾供奉的燃著的臘燭,氣氛虔誠而肅穆。

 

教堂的屋頂是藍色瓷磚,有多座金色十字架以金色圓球承著,頗具特色。亦有鐘樓,可惜當時未曾敲響。

 

我們沿路漫步,穿過滿是地方色彩的住宅,看來都是十九世紀的建築。經過一個林蔭的大公園,到達著名的歷史建築「金門」。這金門是基輔羅斯的古代城牆的一道城門,建於11世紀中葉,乃參考君士坦丁的同名城門而建。1240年在拔都的金帳汗國軍隊進攻下受破壞。1982年因紀念基輔建城1500年而徹底重修。現在它是一座高樓,有粉紅色外牆,兩邊是木建築,可作展覽用途。但今天不開放,我們繞著它走了一圈,細意欣賞。

 

不遠處是建於1867年的烏克蘭國家歌劇院,外觀極其宏偉,是歐洲四大著名歌劇院之一。正門二樓有巨大人像,紀念偉大的劇作家。屋頂和四角各飾以四隻有翅獅子,很有特色。

我們前往指定的㬌點聖安德烈教堂途中,經過多間不同的教堂,都是歷史建築。其實基輔有近二千年歷史,到處都是歷史建築,故事說不完。聖安德烈教堂外牆藍白色,有金色洋蔥頭屋頂,上面頂著十字架,是典型巴洛克風格之東正教教堂,建於1747-1754年。鐘樓有四層,亦有金頂。外面豎著博格丹赫梅利茨基的銅像,騎著躍馬,勇武非凡,他是哥薩克酋長國首任酋長,也是烏克蘭的國父。

前面是舊城中心區,擠擁著販賣紀念品的攤販和坐滿遊客的小餐館。廣場的另一邊是擁有七個洋蔥頭屋頂的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是烏克蘭獨立後於1998年重建的。門前就是雪白的奧麗加公主雕像。

 

經過繪畫著壁畫的外牆,接著就是在2014-2017年間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戰士紀念牆,這數百位烈士的照片構成長廊,令觀看者為之動容。

 

今天的午餐在「魚市場」Fish Market,它只是一間以魚為名的餐廳,不是真的市場。湯是凍的魚湯,紅色很「杰」,有些魚肉,吃不很慣。其次是一條煎魚的後半截加一匙羹份量的飯,甜品是紅色如豆腐大小的蛇莓些拔。

下午,沿著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外的斜路上到山上的觀景台。下望第聶伯河,河上是往來不斷、大大小小的遊河船和數座跨河大橋,全市風光,盡收眼底。觀景台外是大公園,有兒童遊樂設施,其中以馬賽克鋪砌的貓主題園子,非常有趣,一眾小孩大人包括我們都感到興奮,全程投入。

 

聖安德烈教堂是正在維修的古建築物,堂內不准攝影。我們參觀了全座上下的翻新工作,工程浩大,尚需多年才能完成。我們又乘短短的基輔纜車下山,由第聶伯河右岸的山腰,下降到河邊碼頭區觀賞河畔風光。前面是基輔女人街,擠擁較旺角為甚,熱鬧非常。以出售女裝為主,加上本地出產的東西,另有飲品檔和跳蚤市場。最後,我和堅姐都買了「彩虹菊石」各一,都算有了紀念品。

最後是前往獨立廣場。這裡有傳說女神比列吉尼亞紀念柱,白色巨柱上有金色雕像。據說此雕塑的原型是烏克蘭前美女總理季莫申科。廣場另一邊是音樂學院,地下是商場和地鐵站。

 

不遠處的「飛天豬」餐廳是吃晚飯之處,有蛋花海苔豬肉湯、炸雞肉球薯蓉,甜品是雪糕。

今天全日遊覧,頗為疲倦,明下午要離開基輔,今晚要早些休息了。

 

烏克蘭郵票上的比列吉尼亞女神,作為基輔的保護者,豎立在城市中心的獨立廣場上。

 

第三天 7月15日星期日

 

今天和昨天一樣,在酒店吃完早餐,收拾行李上車,9時半出發。去參觀基輔洞穴修道院及其周圍的教堂。

我們最先到達的是別切爾斯克修道院。從正門進入,門外兩旁都是壁畫,但因年代久遠,部分變得糢糊不清,需要維修。正門之上是雙重金頂的三層建築,在近期維修中,仍保留一些「窗口」,可以看到內中古舊的磚頭結構。進入廣場後,右邊是高大的金頂修道院巨塔,前方是「別切拉」,即洞窟的意思。始建於1051年,據修道院的聖徒和僕從傳說是上帝對瓦蘭人施蒙指點了修建大修道院教堂的地點,並賜給他一條金腰帶用來做丈量的尺子。現在因其重要性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廣場中放置一塊巨大磚砌遺物,乃是修建時取出,保留作紀念。三層高建築的正面頂部,分別繪上三組聖像畫,都是從原畫修葺而成的。修葺的經過都以展示板用俄英兩種文字列出,供遊人參閱。

 

 

屋頂有七座金色扁身的洋蔥頭十字架座。除主座外,其餘六座作大中小不同的三對,和其他教堂不同。

 

長久以來,其中的烏斯賓斯基教堂都是作為高官達人的墓地。教堂正進行彌撒,我們不能拍照,只能在擠擁的信眾後面慢慢行進。另一邊是修道院,堂內可以讓人觀看拍攝,其中精美的聖壇、聖像、壁畫,大多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我們隨著參觀的人群,手執燃著的臘燭、沿著狹窄又彎彎曲曲的地道進入洞窟。這裡長眠著77位聖徒和9位隱修士。他們安臥在玻璃棺材中,全身蓋上織錦的罩袍,刺繡精美,頭部前有其畫像。棺上懸掛著兩盞或三盞油燈,長明照著,在幽暗中發出光芒。

突然心裏響起一首詩歌:「我的燈需要油求主常賜下,使我燈永遠發亮光……使我燈發光直到主作王。唱和撒那……」忽然頓悟:這首歌原來就是形容這些聖者長眠於此,他希望主讓他的燈能永遠發光直到主來,與主相會。啊!真不柱此行。

 

從洞窟出來,穿過多座修道院建築物,抬頭可見到對面山頂「別切爾斯克區」那62米高的祖國母親紀念碑(羅季娜‧馬契),這是1941-1945年衛國戰爭博物館地區,內有戰爭博物館,但我們參觀的時間不足,只能觀看䨧天擺放的二次大戰時的武器,如坦克、戰車、大炮、飛機及多組大型雕塑。最感興趣的是見到有前後大炮的鐵路坦克。

 

午餐是在中餐廳「九龍飯店」,大大小小的二十多碟,可謂豐富極了,味道也不錯,只是北京填鴨有點不地道。考慮到去國萬里,也就欣賞勝於批評了。

 

 

飯後,準備去火車站乘火車去敖德薩。途中經過「大飢荒紀念塔」,以黑白石砌出並飾以上騰飛鳥,紀念1930-1932年大飢荒死亡的人民及其他時期的死難者。據說這場人為的大飢荒死亡的人數約500-750萬,差不多是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4時左右,我們到達火車站,乘「慢駛的高鐵」往敖德薩,預計需時7小時。酒店為我們預備了晚餐袋,內有三文治、牛角包、薯片、萍果、水等,還有一條朱古力威化。吃過豐富午餐,晩餐簡單一點也沒所謂了。只是行車太悶,人人都在睡覺。要午夜12時才到,那時已睡醒了。

 

By 葉大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