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黑海旅行日記 (2)
第四天 7月16日星期一
昨晚午夜入住敖德薩阿歷山大多夫斯基酒店,房間相當狹窄,放了行李就沒有空位行走了。早上仍是7時吃早餐,然後進行市區觀光。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著名的地下迷宮。據說這些地下通道長達2500公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早期的開發者在建設敖德薩城市時,就在地底下採挖石灰岩作建材。人們用鐵鋸採石,現在仍在洞壁上留下鋸齒痕,牆身摸起來好像粗沙紙。後來,這些坑道成了走私集團的通道。在二次大戰時,又成為蘇聯敵後游擊隊對抗德軍的重要通道和躲藏的地方。
我們進入的地道,就是在二戰時期游擊隊的基地。隧道內有照明系統,有居住的房間,還分男女區呢。又有廚房、洗衣房、軍火庫、水井、地雷室。軍政部門有各種通訊設備、軍旗、地圖和藝術作品如圖畫、宣傳海報,甚至有教室以供人員培訓。這些坑道中的設施,協助游擊隊戰勝納粹侵略者。
在出口有一小型展覽廳,陳列著二戰時期的武器和所使用的工具、物件為作紀念,警惕後人勿再發動戰爭。外面地上則放置了些戰車和大炮,並有大型雕塑,供人憑弔。
旅遊車在市區轉來轉去,經過波戰金大台階。然後去到山頂的公園。下望全市及港口,一覧無遺。沿著一條建設中的長廊,是市政府與希臘共同發展的,可到達大台階的頂端廣場。中央有一銅像,是紀念本城第二位法籍總督,他對敖市的發展有很大功勞。大台階對正海港,除石階外,其旁建了一條軌道,通行綠色的小纜車,能擠進10人左右,十分別緻。
廣場中央兩旁是商業街,房屋是十九世紀的設計,路邊都是半露天的茶座或䬸廳,是典型的遊客區。廣場的另一端,另有一組巨大的銅像,站在中央最高的是女沙皇葉卡捷林娜二世,下方四位據說是她的大臣兼面首。
再往上走,可以看見宏偉的大劇院。劇院前有大文豪普希金的銅像,而整個區都是以大劇院命名。劇院的牆壁和大門前都安放了大型雕塑,內容大致與神話故事有關。
我們經過古色古香的店鋪和擠滿遊客的食肆、雪糕檔和賣紀念品的攤販。路上也都是各式謀生的人,有呆站扮雕像的,有演奏樂器的,賣畫的人最多。還有一個美少女,將一匹小馬穿上紅裙妝扮成獨角獸,希望有人拍攝給予打賞。
到達午餐的餐廳,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是穿上傳統花裙、頭上戴著巨型花冠的美貌女侍,大家都爭著和她拍照呢!
飯後,我們再出來逛街,經過一座新建的教堂,全用白色大理石裝飾,壁畫不太多,金色飾物也分佈合理,最好的是任我們拍攝。
由於遊游船河的時間未到,大家來到有海浴場和遊樂場的主題公園逛。觀看當地的人們游泳、晒太陽。白皮膚的男男女女和小孩,享受難得的日光浴和海浴,都把自己晒得通紅,其實真正游泳的人不多。
天黑得晚,到6時我們才到碼頭上船遊覽黑海。海港中船隻不多,在燈塔旁泊著幾艘軍艦。最大的是美國的,較少的才是烏克蘭的。這時天氣很好,雲不太多,但各種雲都有,太陽也不時燦爛地露面。
晚飯的雞湯裡有鵪鶉蛋、麵條和小肉丸。主菜是炸原條牛魚bull fish,每條約6吋長,每人因大小不同有4-7條。阿關竟吃了9條,真是一項紀錄。
明天離開敖德薩,經摩爾多瓦到羅馬尼亞去。
第五天 7月17日星期二
今天一早收拾好行李,往吃早餐。Peter一早說因今天要過幾次關,會延遲,最好早餐時取一些食物隨身,以免有挨餓的機會。我只取了幾顆西梅,因盒子太小。
早餐後,準8時半帶行李上車。當大半團友上車按位置㘴好才發現竟然擺了個大烏龍--上錯車。那輛車原是另一強國團的,幸好他們還未出現,否則被大媽大叔追打就大件事了。事緣該羅馬尼亞司機昨晚睡得太遲,早上要多睡一陣,要9時才到。我們在街上等了一會,車來了,便拖行李到街尾上車。
車行2小時到一油站,下車去厠所。油站小店出售的貨品很多,最多的是糖果、朱古力、雪糕之類。可是大家都「冇錢」,只能乾瞪眼。因為昨晚已把所有烏幣交給本地導遊換回美元,只得幾位團友身上仍有少許烏幣,就成了寵兒。我亦撲得22元,買了一支橙味雪糕批,味道不錯。其實我是不應吃甜食,但此時所爭取得來的是特別滋味,就破戒吧!
再行2個小時,停在路邊旱等。車開了又停,停了又開。下午3時多了,沒有東西吃,見到小店又不收美元,把所東西吃光了仍覺餓。幸而救兵到,有人買到幾條堅硬如石頭的大麥包,足有尺多長。拉扯之不,分成幾件,又硬又乾,聊勝於無。
捱到烏克蘭邊境,又枯坐大半小時,等候關員上車取䕶照蓋印。Peter利用此時間與眾團友分享各種旅遊過關的見聞及所鬧的笑話,大家都有共鳴,議論紛紛。
取回䕶照,車行幾分鐘,到摩爾多瓦海關,又重覆一次所有動作,到車開到摩境,已是5時了。車又行幾分鐘,到了羅馬尼亞關前,又停車枯候半小時,才見大肥佬上車來收䕶照,十來分鐘後,一個穿制服的靚女上車吱吱喳喳大叫一輪,不知說什麼。只見太陽沒入雲中,彩霞片片。可是大家無心欣賞,只想去廁所。但竟是臭氣熏天與強國未強時代可比的那種,男士都跑到屋後叢林解決。
進入羅馬尼亞,已近10時,到隣近邊境的小城加拉茨Galati一間由劇院改裝的餐廳吃飯,有牛腩湯、煎魚加雪糕,尚算好吃(因餓得太久,什麼都好吃)。再上車,已是11時半之後。
午夜行車,路算暢通,但路窄多彎,又沒路燈,都是單線,車速頗慢。百多公里,又行了近3小時,到凌晨2:37才到康斯坦察的酒店。酒店方面把我們己付費的晚餐打包,在大堂每人派一黑膠袋,不知哪位會去吃?明天還有早餐呢!
因要有足夠的睡眠,所以明天12時才到大堂集合。
第六天 7月18日星期三
因今天中午12時才集合,上午是自由活動,我把幾天來的髒衣服洗了,因Zenith酒店的房間有一個陽台,可以晒晾衣物。9時才吃早餐,然後到沙灘去。
康斯坦察是羅馬尼亞最大的海港城市,人口有38萬。但每年6-9月是旅遊的旺季,遊客比當地人還多,尤其是瑪瑪亞海灘。這裡擠滿了晒太陽的和泳客,但因沙灘極大,有十多公里長,再多的泳客也容得下,只是沙的質素不佳,由小貝殼及粗沙粒組成,也不很白,水有些偏綠色。有幾位團友換了泳衣下水游泳去。我拾了幾粒完整的小貝殼,留為紀念。黑海沒有珊瑚,所以只有少數幾類的貝殼,都很小。
集合後,先乘旅遊巴參觀市容。康市不大,部分古老的建築仍保存得很好。在市中心下車,漫步於古蹟處處的街道,就像走進希臘羅馬的歷史中。又有中古時代的東正教堂和百多年歷史的伊斯蘭宣禮塔等。著名的都有牌子寫明建築日期。
午餐的餐廳就在國家歷史及考古博物館對面,前面樹立著詩人奧維立Ovid的銅像。餐後我們沿著滿是古建築和露天茶座的石砌路前行,先參觀傳統藝術博物館,要購票還不准攝影。展出複製及二次創作東正教堂的聖像畫。樓上展出全國各地的傳統服裝及織物,款式多大同小異。
再回頭參觀歷史及考古博物館,卻可隨意拍攝。地下是古羅馬帝國前期的玻璃器,為全國最重要展出。這是非常珍貴而重要的文物,有些沿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當為至寶。玻璃器種類繁多,有大有小,多作青色半透明,型制別緻。二樓展示陶質容器,由雙耳瓶至大酒缸都有,最多款式的油燈。還有大量的銅器、錢幣、不同時期的武器等等,目不暇給,可見東羅馬、拜占庭時代、又有伊斯蘭作風的歷史。頂樓有一特別展室,陳列1989年推翻共產政權壽西斯古時期的文物,如旗旘、出版物、獎章、相片等,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由於時間不多,走馬看花,還有很多展品未及細看。
從博物館出來,參觀了彼得保羅東正教堂,建於1885年,現正進行彌撒。正門兩旁的壁畫,左邊是彼得,手持鑰匙;左邊是保羅,手持書冊。堂外空地放置一批古老石棺,上面刻著墓主的紋飾及墓誌銘,應是當時的重要人物。
另一項重點參觀的是一座考古現場展示館,在玻璃棚子內有一萬平方米古羅馬城堡內的馬賽克地面,保持得相當良好,清楚看到圖案和顏色。如此大面積的古蹟,真是世間少有。上面還放置了幾十個大水缸和其他建築構件,也算大開眼界了。旁邊的花園有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大家又贈興一番。
漫步到海邊,出現一座龐大又華麗的廢棄建築物,就是著名的賭場。是壽西斯古時期所建以吸引遊客之舉。現巳荒廢,雖有復修計劃,但不知何時才可以修復重開。沿海邊建有海濱長廊,海風習習,市民遊客絡繹於途,多數都是一家大小同遊。
我們步行到晩餐的園林餐廳,面向大海,享受鴛鴦扒,然後結束康斯坦察的行程。明天會離開羅馬尼亞,到保加利亞的貝加斯去。
By 葉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