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6 香港

3月15日(星期日)

零晨出發往機場。途經霍梅尼聖祠時下車拍攝夜景,所有節目完滿結束。01:50到達機場,需要經過照行李、check in、過海關和安檢四關,每關約需20分鐘,真是企到腳軟。乘坐04:20起飛的 QR485號班機往多哈,機程約兩小時,抵達時撥慢手錶半小時;轉乘0810起飛的 QR816 號班機往香港,機程約8小時,抵達時撥快手錶5小時。兩班航機都稍有延誤,抵港時約為20:45。

 

後記

1. 伊朗的國旗是綠、白和紅三色。地理上,分別代表北方的平地、中間的沙漠以及南方的炎熱;意義上,則分別象徵友誼、和平及愛。

2. 伊斯蘭人採用回教曆,以 H 或 AH 作簡寫,(陽曆是 AD),以穆罕默德由麥加逃住麥迪拿的公元622年為首年。伊斯蘭曆法像陰曆是根據月亮的運行而定,不過沒有五年兩潤,所以陽曆大約每30年就相等於31年伊斯蘭年。

3. 每個城市都有大型市集(巴札,bazaar),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巴札都是磚石結構,結實牢固,免卻木料易蛀、金屬易蝕之弊,而且各暖夏涼。商店分佈在長長的拱門走廊兩旁,有無數的穹頂,也有玻璃天窗以透光。

 

  1. 在南方幾個城市的狹窄街道漫步時,看到住宅的大門上都有兩個門環,一個渾圓,一個細長,位置在左或右並無劃一。前者發出的聲音示意女性到訪,後者則是男士;裡面的人就可決定誰去開門。

 

  1. 領隊提供多項旅遊參考資料,包括在茶會派發的幾張影碟、出發前傳給團友的投影片、途中派發的兩張伊斯法罕鳥瞰照片和包括伊朗歷代王朝和23國使節團等幾份資料以及借給大家傳閱的書籍,使大家對遊覽的地點有更深的認識和增加旅遊的趣味。

 

  1. 領隊出發前說天氣和香港差不多,事實上是日間温度平均低近十度,而且日夜温差比香港大,晚間温度比香港低十餘度;日間雖然大多陽光充沛,但在陰暗處相當清涼,我大失預算。全程多是天朗氣清,藍天少雲,在伊斯法罕有幾小時微雨,在克爾漫竟有一天出現多場大雨和短暫的雪花、冰雹和雨雪,第二天早晨更積雪達十厘米。幸而全部行程未有受阻,雪景更帶來無限驚喜。

 

  1. 酒店的水準算是不錯,稍為不理想的是有一間酒店的洗手盆漏水和另一間的早餐太少食物選擇。每個遊覽地點大致上有足夠的拍照或自由活動時間。

 

  1. 8. 膳食方面,有時吃自助餐,有時要點主菜,約有五至十種菜式選擇,但所有餐館都是這些煮法相同的選擇,水準則參差。通常幾位團友聯成小組,可以分享幾款主菜。每餐都有薄餅式的麵包和沙律,但千篇一律。很多餐還有餐湯,但變化有限。總體來說,吃自助餐可自由選擇每一種食物的份量,減少浪費。

 

  1. 領隊的兩項措施包括預早為每位女團友準備一套伊斯蘭黑色長袍和自由兌換美金和伊幣給與團友頗大的方便;而且不時請吃土產和餅食,而3次光顧茶室,雖然沒有寫在行程之內,但也不用另外收費,使團友感覺得到理想的待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