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亞三坦遊 05

清晨出車前往李白的出生地的托克馬克1唐朝稱碎葉城,唐高宗於西域安西都護府所設立的重鎮。碎葉同當時的龜茲、疏勒、於闐並稱為安西四鎮,可惜現在沒有丁點李白的遺跡,曾是蘇聯空軍訓練基地,是以在進入此區域時有一架軍機作地標。

托克馬克

建於10世紀的宣禮塔布拉納塔(Burana Tower)在托克馬克南方15公里處,古時候這裡是一個繁榮的小村落,這個高塔本來高48公尺,但是因為地震攔腰折斷現在僅24公尺,宣禮塔的4個作用包括回教呼喚信眾祈禱、燈塔、更樓和行刑(把死囚推下)。

布拉納塔附近的草地,散佈著多個半身石像,面部以簡單線條雕刻著不同的表情,身體部份雕刻不多,這些石像都是墓碑石,名為Balbals,是在區內搜集得來集中放置於此地。此外,還有數十條約一米半長的小石柱和十多塊約一米半直徑的石輪,排列在地面上。

參觀了一間小型博物館,展出在附近發掘古蹟時的相片和挖出的文物。

午餐於當地民居,是經旅遊局招募審核後可接待旅客,戶主女兒懂一點兒英語,餐桌上的蘋果是採於她們的後園,於是去後園觀察,但見樹木都是光禿禿的,好奇問她為什麼見不到蘋果,她告知果實是去年10月採摘下來收藏起來食用,方才醒悟過來,怪不得旅途中所吃的蘋果都是粉的,原來已經貯藏了半年。

午餐後繼續前進,臨近伊塞克湖區,途中有許多燻魚及魚乾的店舖和攤販,領隊和我們下車選購了4條燻鱒魚,約港幣百多元一條,用作晚餐加餸。

到湖區前參觀露天岩石畫博物館(Cholpon-Ata petroglyphs)進入露天岩石畫博物館只見散佈著無數大小不一的石頭,都是古代冰河時期被溶化的冰川從山上流落到此地。這些岩畫的歷史源自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1世紀,直到後來5~10世紀突厥時期,當地人在黑色的石面刮開上面生長著的地衣(lichen)而成的,它描繪和記錄了古人在這裡的生活。刻在石上的圖案大多是山羊、狗、鹿和馬、還有獵人。

露天岩石畫博物館(Cholpon-Ata petroglyphs)

黃昏遊船於伊塞克湖2,湖水清澈,環繞於雪山中,隨著太陽西下,湛藍色的湖水於落日中閃爍著金光,人生於此,實在美妙。

 

註1 托克馬克(Tokmok)地處絲綢之路兩條幹線的交匯處,古時中西商人匯集於此,東西使者的必經之路。由於地處楚河河谷的中東部,有來自附近雪山上的雪水滋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對於中世紀那些強有力的征服者來說,這塊土地是頗有吸引力,曾作為喀喇汗國西遼的都城。

 

註2伊塞克湖(Issyk-Kul, Lake)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東北部的天山山脈北麓的盆地。中國古稱圖斯池、熱海、清池。玄奘往西天取經時曾經路過這裡。並且留下了世界上有關伊塞克湖的最早記載:“山行400餘里至大清池”,這兒在唐朝時是中國版圖之內,被稱為熱海,又名大清池,唐朝詩人岑參的詩篇(《熱海行送崔侍禦還京》)3中亦提及。

水面海拔高度1600餘米,面積63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山湖泊,僅次於南美洲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湖水清澈澄碧,由於有地熱,終年不結冰,有中亞明珠之稱,是中亞地區旅遊療養的勝地。伊塞克湖盆地由第四紀註4的湖泊淤積構成。昆格山脈最高處達4,771米(約15,653英尺),泰爾斯凱山脈最高處為5,216米(約17,113英尺),其陡坡和奇峰山脊則為盆地的邊界。主要水源是高山泉水和積雪融水,無出水口,屬內流湖

湖水含鹽量較高,故又稱“鹽湖,湖內本來有很多魚,特別是只有此湖才有的chepak,俄人濫捕後,就引入鱒魚,但湖水太清沒有植物養活鱒魚,牠們轉變成吃chepak來活命,但亦無法繁殖,如今湖內已差不多無魚,並已全面禁捕。

 

註3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禦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然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阪通單於。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註4第四紀的時間範圍從距今約248萬年至今。第四紀冰川廣布、火山活動頻繁、地勢高差顯著,絕大部分沉積物沒有固結成岩,出現了人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