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新娘—帕爾米拉(Palmyra) 第11-12章

第11章 帝國破滅

從埃美薩向東去往帕爾米拉的沿途,是一片無垠的荒蕪沙漠,途中幾乎沒有水源,不要說保證數萬羅馬大軍和蠻族輔助部隊的人吃馬喂,光是飲水就是個大問題。這一帶是帕爾米拉帝國的發祥地,群眾基礎遠非安納托利亞和安條克等地可比。奧勒良率領大軍,頂著烈日在沙漠中緩緩前行,沿途不斷有帕爾米拉散兵游勇、忠於女皇的阿拉伯貝督因人、慣於打劫任何過路者的敘利亞匪幫的持續襲擾,他們還曾殲滅羅軍的幾支小股部隊,幹盡殺人越貨的卑鄙勾當,這些更讓大軍苦不堪言。儘管如此,在奧勒良皇帝卓有成效的組織下,羅軍還是比較順利的抵達帕爾米拉城下,隨即將該城團團圍住,並開始了攻城作業。

城中的女皇也沒閑著,早在埃美薩戰役失利後,她就派人去泰西封,向薩珊皇帝霍爾米茲德一世求援,曉之以唇亡齒寒之理,動之以十年睦鄰之情。可惜任憑帕爾米拉使者磨破了嘴唇,耗幹了唾沫,霍爾米茲德一世都裝聾作啞,一副敵國相爭乃我國之福的嘴臉,最後只是勉強的派遣了一點人馬,象徵性的意思一下。

儘管女皇的野戰軍已經在伊美亞/達芙妮雙重會戰、埃美薩會戰中喪失殆盡,不過經營數百年的帕爾米拉城防極為堅固,仿佛是海神波塞冬修築的特洛伊城。守城者戰鬥意志頑強,帕爾米拉城矢石、糧食儲備豐富,城中又有取之不盡的甘洌清泉,面對驚濤駭浪般的攻勢,帕爾米拉依舊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仗著城牆高大,城上的守軍對羅軍縱情叫罵,其中有一個人嗓門奇大,對奧勒良揮灑百般污言穢語。皇帝身邊的一個波斯武士對皇帝說,只要陛下願意,我定能整死那傢伙。得到了皇帝同意後,他一箭殪之。儘管這一箭頗為解恨,可對於攻城毫無裨益。旬月之間,不僅攻勢毫無進展,徒然損失士卒,喜歡身臨險境的奧勒良的臂膀上還挨了一箭。幸好箭上無毒,否則輕的要刮骨療毒,重的老命就搭在這了。

對於眼下的困境,表面上鎮定從容的奧勒良,在給友人的信件中,流露出焦慮而複雜的情緒:

每個羅馬人都在輕蔑的談論,朕在與一個寡婦的打仗,仿佛芝諾比婭孤苦伶仃獨自一人對抗朕的大軍。事實上呢,敵軍數量龐大鬥志昂揚,芝諾比婭如此頑強,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她的恐懼和負罪感。沒人知道城中積蓄了多少矢石投槍,守軍準備充分、視死如歸,每段城牆上都有兩三臺強勁的弩炮和投石機,發射出無堅不摧的致命火箭和巨大火球,所以朕無法理解為何有那麼多閒言碎語。不過朕相信,現在的芝諾比婭,也像普通女人一樣害怕應有的懲罰,正是恐懼才驅使她做困獸之鬥。儘管如此,神靈庇佑羅馬帝國及其大軍,我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

腑瞰帕爾米拉

篤信太陽神的奧勒良,也在沙漠堅城之下,感受到了夏日之陽,畏其炎烈。這麼圍攻下去總是個事,東方的薩珊帝國,西面的高盧帝國、北方的日耳曼人何時入侵或干預,都是未定之數,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皇帝向芝諾比婭送去勸降信,其內容如下:

羅馬世界和東方的恢復者奧勒良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 world and recoverer of the East) 遺芝諾比婭及其戰爭盟友(注意沒提她的頭銜,並有意離間她和臣下) 書曰:
朕命令爾等投降,並承諾饒爾等不死。對於你—芝諾比婭,連同你的孩子,朕將根據最崇高的元老院的決議,給予妥善安置,雖然你的珠寶、黃金、絲綢、駝馬,都必須上交帝國國庫。帕爾米拉百姓的生命財產等各項權利,都將得到保護。何去何從,爾等儘快決定。

覽罷來信,高傲的女皇讓哲學家宰相朗基努斯,用敘利亞文寫就一封答書:

東方女皇(Queen of the East)芝諾比婭 遺奧勒良皇帝(Aurelian Augustus,注意有頭銜) 書曰:
從無一人如陛下者,可僅憑一紙書信,就得到在戰爭中都沒得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只能靠英勇拼殺來取得。陛下要求哀家投降,想必陛下忘了,當年埃及豔後在奧古斯都面前,選擇了帝王般的死去,而不是苟且偷生。我們並非孤立無援,任憑陛下宰割,波斯即將出兵援助我們,他們絕不會坐視我國滅亡。在城外,尚有忠於哀家的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沙漠中的敘利亞匪幫也曾挫敗過你們的隊伍。陛下還想聽哀家再說什麼呢?待哀家期待的各路援軍雲集城下之時,可以確信,陛下必將拋棄令哀家投降的傲慢,彼時你我會獵城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帕爾米拉黃昏

看到女皇的回信,奧勒良提高了警惕,先派兵向東挫敗了薩珊派來的聊勝其無的援軍,甚至可能對薩珊帝國發動了一次懲罰性的小規模遠征,因為後來元老院送給他勳號【對波斯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對帕提亞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接著他又軟硬兼施的瓦解了阿拉伯、亞美尼亞援軍,徹底截斷了女皇的外援。眼見敵人圍攻日緊,城中的給養越來越少,女皇不甘坐吃山空,決定親自去泰西封求霍爾米茲德出兵援助。於是芝諾比婭在忠勇的禁衛軍護衛下,騎著她最心愛的雌性單峰駝,殺出重圍向東奔去。之所以不騎馬,是因為帕爾米拉與幼發拉底河之間都是沙漠,馬匹固然速度快,但耐力不夠,不足以橫渡大漠,而且女皇的這匹座駕是萬裏挑一的極品,比普通的馬迅捷得多。聽說女皇逃跑,奧勒良派遣輕騎兵,一人多馬、換馬不換人的日夜追趕,終於在幼發拉底河邊,女皇踏上渡船的最後一刻,將其生擒活捉。

面對被擒的女皇,奧勒良問道:芝諾比婭,是什麼讓你膽敢對羅馬皇帝如此傲慢?
女皇的應對不卑不亢:哀家以為,陛下是一個真正的皇帝,因為陛下所向無敵、戰無不勝。至於伽利埃努斯、奧利奧盧斯之流,哀家從來不認為他們是皇帝。哀家一直自認是勝利女神維多利亞(Victoria)的化身,希望自己的舉止與一位真正的皇帝身份相稱,對陛下的傲慢正是對陛下的尊重。

芝諾比亞被俘

且不論兩位皇帝的鬥嘴誰勝誰負,隨著女皇被生擒,帕爾米拉城守軍喪失了抵抗意志,在得到了皇帝對守軍和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證承諾後,帕爾米拉人開門投降。在這裏,奧勒良接見了薩珊帝國的使者,接受了王中王霍爾米茲德的一份厚禮—一輛極盡豪華的御用戰車,雙方正式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留下一位叫做Sandario的軍官和600名弓箭手鎮守帕爾米拉後,皇帝帶著高貴的帕爾米拉戰俘們,和天文數字的戰利品返回埃美薩,在這裏他再次向太陽神獻上佈施,其中包括大量覆蓋珠寶的華服、頭飾、繳獲的薩珊龍旗等戰利品。

在埃美薩,皇帝面臨的緊要問題是如何處置芝諾比婭及其臣僚,雖然廣大憤怒的將士,強烈要求處死殺傷他們大量戰友的女皇,奧勒良依然認為殺掉一個寡婦並非多麼光榮的事。為了顯示公平公正公開,他在埃美薩召開法庭,公開審判女皇和她的的臣工們。在法庭上,諳熟希臘辯論術和羅馬法律的女皇,為自己做了無罪辯護,並將所有戰爭行為推給哲學家首相朗基努斯等人,而深受皇恩的朗基努斯則將髒水照單全收,宣稱是自己蠱惑女皇做了錯事。於是皇帝順水推舟,下令處死朗基努斯為首的一大票帕爾米拉顯貴。

隨後皇帝帶上女皇和小皇帝巴巴拉圖斯,踏上通向羅馬的條條大路。很不幸,他們在卡爾西頓、拜占庭之間渡過黑海海峽時,帕爾米拉小皇帝巴巴拉圖斯失足墜海淹死,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這是奧勒良故意之為,可這事情看起來實在蹊蹺。

剛剛踏上歐洲的土地,皇帝又撞上前來襲擾的卡爾皮人(Carpi),乾淨利索的肅清對手後,元老院又慷慨的送給他勳號【卡爾皮庫斯 馬克西穆斯】(Carpicus Maximus),意為【對卡爾皮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繼續西行的奧勒良,行至Rhodope地區,即今天保加利亞、希臘邊境一帶,接到了帕爾米拉人造反的消息。原來忠於芝諾比婭的帕爾米拉軍民,在Achilleus領導下起義,將城中的600羅馬守軍全殲,擁立一個號稱是女皇之子的,名叫【賽普提米烏斯-安條克】(Septimius Antiochus)的5歲男孩為皇帝。受此鼓舞,一位名叫菲爾穆斯(Firmus)的希臘人,自稱是芝諾比婭的臣屬,在埃及首府亞歷山大扯旗造反,進而加冕稱帝。

奧勒良的羅馬大軍

早有思想準備的奧勒良立刻回師,殘酷鎮壓了帕爾米拉的起義,並對城市大肆破壞,該城數百年積蓄的公私財物,被嗜好搶劫的羅馬官兵一掃而空,從此帕爾米拉再也未能恢復昔日的繁華。唯一讓皇帝感到心痛的,是城中的太陽神巴力/密特拉神廟也毀於兵燹。因此奧勒良給當地長官留下300磅黃金、1800磅白銀,讓他重建神廟。從這筆金銀,我們能看出皇帝在東方搜刮到多少財富,以及他對太陽神的虔誠。不知疲倦的奧勒良,旋即殺入埃及,菲爾穆斯的烏合之眾,自然不是皇帝百戰雄師的對手,叛亂很快就被平定,隨之而來的是羅馬軍隊對埃及的一番飽掠,從皇帝到伙夫都因此盆盈缽滿。至273年下半年,帕爾米拉帝國的影響被徹底肅清,再無復興可能。

再次踏足歐洲的奧勒良馬不停蹄,又發動了對苟延殘喘的高盧帝國的攻勢。274年初,奧勒良親率的羅馬政府軍與高盧皇帝泰特裏庫斯(Tetricus I)的軍隊,在今天法國北部的沙隆-香檳地區,展開第一次沙隆戰役(Battle of Chalons,第2次是451年阿提拉與西羅馬帝國的戰役)。奧勒良的浩蕩軍威,迫使泰特裏庫斯不戰而降,這個有13年壽命的割據政權就此滅亡,羅馬帝國於是恢復了天下一統。

帕爾米拉出土的雕像

從高盧凱旋的奧勒良皇帝,堂而皇之的帶著海量戰利品,浩浩蕩蕩開入羅馬城,為自己舉行了三世紀最盛大、最壯觀、最當之無愧的凱旋式。

佇列最前方是三輛皇家戰車,其中一輛由黃金白銀、各色珠寶裝飾,為前任帕爾米拉皇帝奧登納圖斯的御用座駕。第二輛的豪華程度與前者相當,是薩珊皇帝霍爾米茲德送給奧勒良的私人禮物。第三輛則是芝諾比婭為自己打造的,準備將來君臨羅馬時使用。雖然這個計畫沒有真正實現,可是造化弄人,她做為戰俘,戰車做為戰利品,還是來到了羅馬。三車之後皇帝陛下親自駕乘的戰車,由四匹美麗牡鹿牽引,曾屬於被奧勒良擊斃的哥特酋長Cannabas,其目的地是羅馬卡皮托山(Capitoline Hill,羅馬七山之一),在那裏皇帝將親手殺死這四匹健壯的動物,以此向諸神獻祭。

接踵而至的是20頭大象、200頭來自利比亞和巴勒斯坦的各種野獸,這是皇帝獻給羅馬市民的私人禮物,未來它們的食物和飼料將由皇帝本人支付,無需動用國帑。它們後面是4頭老虎和若干長頸鹿、麋鹿等大型食草動物。

跟著動物方陣的,是魚貫而來的800對角鬥士和成群的蠻族戰俘,前者將在未來數天,用鮮血和生命娛樂羅馬市民,後者將被賣為奴隸。來自布倫米人(Blemmyes,蘇丹境內黑人部族)、阿克蘇姆人(Axomitae,埃塞俄比亞東北部)、阿拉伯、印度、大夏(Bactrian)、高加索伊比利亞、薩拉遜、波斯等國的使節,衣著華貴、器宇軒昂,手持本國的特色禮品結隊而來,充分展現【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大國氣象。一長串雙手被捆紮在一起,哥特人、阿蘭人、羅克索蘭尼人(Roxolani,薩爾馬特人的一支)、薩爾馬特人、法蘭克人、蘇維比人(Suebians)、汪達爾人、日耳曼人的俘虜,身穿本民族服裝,胸前掛著標有來源地的牌子,證實著奧勒良的輝煌戰功。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來自帕爾米拉、埃及的參與叛亂的頂級貴族,他們華衣美服、峨冠博帶,雖是虎落平陽,仍然器宇軒昂,顧盼自雄。10個在戰場上被俘獲的哥特女戰士迤邐而至,她們曾像男人一樣參加戰鬥,身前的標牌寫著她們是亞馬孫女戰士,以及她們的名字和族屬。

佇列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泰特里庫斯皇帝和東方女皇。前者穿著紫袍、高盧褲子和黃色的上裝。他身邊是其年幼兒子—泰特里庫斯二世,這孩子曾與他的父親共用高盧皇帝稱號。後者是芝諾比婭女皇,她身上每個能佩戴珠寶的地方,都被名貴珠寶佔滿,她手足上是粗大的黃金鐐銬,甚至美麗頎長的頸項上也有一條黃金鎖鏈,這些負擔重得讓她無法承受,所以皇帝讓一名波斯侏儒小丑為她舉著金鎖鏈。即便如此,女皇仍然步履維艱,只能走走停停。

最後一瞥

《芝諾比婭對帕爾米拉的最後一瞥(Queen Zenobias Last Look upon Palmyra)》,女皇頭戴金鷹皇冠,帶著黃金鎖鏈,腰跨金匕首鞘。畫的遠景是大片神殿,但是作者過於想當然,其實帕爾米拉沒有這麼多神廟,她也沒在帕爾米拉戴上金鐐銬。說這是東方女皇在卡皮托山被公開展覽,更加靠譜些。
偉大的皇帝還展示了大批金質王冠,每頂代表一個感其恩德或為他所征服的城市。隨後是羅馬市民代表們,每個行業協會、居民社區都派代表舉著自己的旗幟,浩蕩前行,最後面是凱旋的軍隊和部分元老。盛大的凱旋式從早晨開始,到全部結束用了足足一個白天。之後數天則是皇帝免費向公眾提供的各種娛樂,包括劇場演出、駟馬戰車競速、角鬥士廝殺、海軍模擬戰鬥等等。

奧勒良的凱旋式,是他的人生頂點;相應的,芝諾比婭女皇的人生,也在此陷入黑暗的最低穀。

我要是女皇,趕上眼前的擴張機會,也不會放過,以270年的羅馬帝國的衰樣,恐怕沒幾個人預料到這條破船能被修好,也沒幾個人能抑制住擴張欲望。從3世紀初開始,羅馬帝國的分裂就是一種大趨勢,一個皇帝不可能治理這麼大的國家,最早的萌芽,是卡拉卡拉與格塔的兄弟紛爭。瓦勒良皇帝正式開始了皇帝東西分治,戴克裏先、君士坦丁等皇帝更將分治制度化了,395年之後羅馬帝國正式分裂。從長遠看,帕爾米拉帝國的崛起,是一種超前,其版圖與日後的東羅馬帝國大致相當,與四帝共治時期的戴克裏先的地盤完全相同,這不能說是巧合。

奧勒良的豐功偉績,不止我說的這麼多,他5年之內,統一帝國,完善幣制改革,振興了經濟,推行索爾–密特拉崇拜,這是羅馬特色的一神教。他要是多活幾年,不但薩珊帝國危險,基督教可能也沒啥希望了,西方世界的歷史都要改寫。
第12章 足往神留

盛大凱旋式的次年,即275年,奧勒良皇帝起兵東征,企圖征服薩珊帝國,重現圖拉真的輝煌。在進軍途中的拜占庭附近,他與大多數前任一樣遇弑身亡,死後被元老院尊為神。

雄才偉略的奧勒良,一生中獲得了大量勳號,都加在一塊為 ,意為【對日耳曼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對哥特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對波斯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對帕提亞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對薩爾馬特人的勝利者,對亞美尼亞人的勝利者,對阿狄亞貝尼人的勝利者,對卡爾皮人的勝利者 大獲全勝】,元老院還送給他徽號,意為【東方的光復者(restorer of the East),世界的光復者(restorer of the world),神和天命之主(god and born ruler)】

印有芝諾比亞的紙幣

 

至於芝諾比婭女皇,她的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羅列如下:
1 在去往羅馬的途中,獨子巴巴拉圖斯淹死在黑海海峽之後,女皇病死或絕食而死。一般認為這種說法為後人所編造,以避免她在羅馬凱旋式上受辱,讓她如自殺的埃及豔後一樣,有個體面的結局。

2 凱旋式之後女皇被奧勒良斬首。對此,筆者認為這不是事實。從行事方式看,奧勒良是個說話算數,講究師出有名、名正言順的統治者。既然在埃美薩大審判中,沒有追究芝諾比婭的戰犯責任,皇帝就沒有理由在羅馬殺她。他對帕爾米拉城的寬恕,筆者認為是一種引蛇出洞,皇帝以帕爾米拉人開門獻降為代價,寬恕了市民和守軍。他明知這麼做,樹大根深的帕爾米拉日後一定會鬧事,可還是信守諾言。他磨磨蹭蹭到巴爾幹,聽說帕爾米拉鬧事,馬上就殺個回馬槍,借此機會名正言順的斬草除根。同理,他既然寬恕了芝諾比婭,只要女皇不鬧事,皇帝就不會處死這個年輕寡婦,何況殺掉一個爪牙盡失的寡婦,既不榮譽也不光彩。

3 皇帝在元老院發佈了一篇激情四溢的演講,高度讚揚了芝諾比婭與奧登納圖斯,抵禦薩珊、日耳曼入侵,穩固帝國東疆的豐功偉績和過人膽識。之後奧勒良將位於羅馬城郊、臺伯河邊,距離哈德良皇帝行宮不遠的一套豪宅與莊園(estate)送給女皇,並給予芝諾比婭體面的禮遇。年齡才三十出頭,貌美無雙、經歷傳奇的女皇,自然不缺乏追求者,在274或275年,女皇與一位顯要的元老結婚,奧勒良親自參加婚禮助興。芝諾比婭可能還有幾個女兒,即小皇帝巴巴拉圖斯的姐姐,據說有一位嫁給了奧勒良,其他的也嫁給了羅馬顯貴之家。此後再無關於芝諾比婭的相關記載,也許她逐漸變成了一位真正羅馬貴婦,隨著荏苒的歲月逐漸變老並默默死去。雖然這個結局並不輝煌壯烈,可對於芝諾比婭個人來說,仍不失為良好的謝幕。

女皇旗下的頭號名將宰達,結局不明。最可能的是在埃美薩大審判中,作為女皇的替罪羊,以戰犯身份被處決。可能性稍小的是被帶到羅馬,作為展品參加了凱旋式,之後很可能作為角鬥士死於圓形鬥獸場,也可能被奧勒良寬恕,成為平民或奴隸。

經過羅馬軍隊的血洗的帕爾米拉城,永久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可她的甘泉和戰略位置還在,所以此後的數百年,她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邊防要塞。坐鎮東方的戴克裏先皇帝(Diocletian 284~305)在位期間,重修並加強了帕爾米拉的城防,做為防禦薩珊帝國和阿拉伯遊牧民騷擾的支撐點。東羅馬帝國時期,熱心的基督徒們,在城中建設了一些教堂。西元6世紀,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527~565),再次修繕帕爾米拉城防,可這個時候,帕爾米拉的商業地位已經大不如前,途經此地的駝隊越來越少。622年,薩珊軍隊佔領帕爾米拉,但這也是薩珊帝國的落日餘暉了,其後不過10年,薩珊帝國便分崩離析了。

634年,阿拉伯帝國軍界雙子星之一,【真主之劍】【哈立德-伊本-韋立德】(Khalid ibn al-Walid),在征服敘利亞的過程中,攻佔帕爾米拉。這是帕爾米拉城真正衰落的開始,考古證據表明,阿拉伯軍隊在巴力神廟中駐紮,並將其改建為城堡。城市衰落導致人口銳減,並崩解為數個小村莊,絕大部分城區被永久拋棄。雄偉的建築群被多次地震破壞,沙漠中的日曬、風吹、沙剮也加速了建築損毀,位置較低的建築則被沙土埋沒而不見天日。

1678年奧斯曼帝國時期,兩位定居於阿勒頗的英國商人【重新發現】了帕爾米拉城。然而,由於帕爾米拉廢墟距離最近的定居農業區,有5天的危險沙漠行程,所以很少再有外來訪客造訪這裏。直到1751年,這裏才有第一次試探性考古發掘和測繪,並從此掀起了對古城探險的熱潮。在18~19世紀,無數各懷心腹事的訪客驢友,從阿勒頗、大馬士革雲集於此,然而也正是這些人,加速了古城的毀壞。對帕爾米拉的真正意義上的考古發掘,是在1920年代,由德國、法國考古學家進行的。至此,美麗的沙漠新娘才掀開黃沙覆蓋的沉重面紗,重現綻放燦爛的笑靨,成為引人入勝的旅遊勝地。

 

記載芝諾比亞功績的柱廊

 

帕爾米拉/達莫年表

2000BC左右,Mari 城的泥板書上出現關於達莫的記載
971-931BC,所羅門王在位,這期間發生了示巴女王瑪姬妲和孟尼力克的故事,所羅門為示巴女王在達莫修建了一夜宮。《聖經》說達莫是所羅門修建的,鑒於達莫1000年前就見於記載,所以所羅門可能是重建達莫,而不是新建,更具體的時間和過程已經不可考。
此後600年,缺乏史載
312 BC–63 BC,塞琉古帝國時期,達莫是個沙漠城邦,其實是個帳篷村,不受塞琉古帝國統治,或者接受名義統治。
64 BC,偉大的龐培征服塞琉古,滿足於征服沿海地區,沒理睬達莫,達莫反而真正獨立了。
44 BC,凱撒遇刺,羅馬內戰再次爆發,安息趁機干預羅馬內戰。
41 BC,馬克-安東尼報復安息,出兵東進,企圖趁機征服兩國之間的獨立城邦達莫,達莫人夾包走人跑到幼發拉底河東岸。羅馬人走後,達莫人又回來了,以前怎麼過,之後還怎麼過。這是達莫第一次與羅馬的【接觸】。
14-37,提比略皇帝在位期間,達莫被羅馬帝國征服,併入帝國的敘利亞省,具體時間和過程不詳。《Palmyra and its Empire》說,史學界對達莫的征服時間有爭議,有說75年的,也有說114年圖拉真征服奈伯特王國之後的。筆者覺得都差不多,這麼一個破帳篷村,征服也好、臣服也罷,都是雙方統治者一句話的事。敘利亞官方和多數史家認為是提比略時期,我采信這種說法。
97,(東漢)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 英聞之乃止。
106,圖拉真征服奈伯特王國。
116,圖拉真遠征安息,佔領泰西封、蘇薩,抵達波斯灣兩河口的查拉克斯。
上述三件事,使得東西商路北移,奈伯特的商路地位被帕爾米拉取代,帕爾米拉迎來繁榮,成了古代版迪拜和拉斯維加斯。
129,圖拉真的繼承者,哈德良皇帝到達莫視察,給予帕爾米拉【自由市】地位,大約在這一時期,達莫被稱為帕爾米拉,但達莫依然在用。從史料看,達莫是官方名稱,帕爾米拉是羅馬-希臘人對該城的俗稱。從此之後的羅馬時期,該城都叫帕爾米拉。閃族的阿拉伯人興起後,達莫的稱呼再次流行起來,因為【達莫】是屬於閃族語言的阿拉米語,阿拉伯人喜歡。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本文改稱這裏為帕爾米拉。
此後100年,是帕爾米拉經濟的黃金時期。
212,羅馬塞維魯王朝的卡拉卡拉皇帝,有敘利亞血統,給予帕爾米拉免稅權和自治權,帕爾米拉成了自治城邦,或曰【帕爾米拉共和國】。
218-222,帕爾米拉的姊妹城市—埃美薩的太陽神祭司埃拉伽巴盧斯,去羅馬當皇帝,推廣太陽神崇拜,崇拜黑隕石。
約220,奧登納圖斯誕生。
222,埃拉伽巴盧斯被殺,同樣擁有敘利亞血統的亞曆山大塞維魯即位
以上三位皇帝都有敘利亞血統,很寵愛埃美薩和帕爾米拉,太陽神埃拉伽巴爾(Elagabal)就是巴力,崇拜巴力的帕爾米拉自然更受皇帝們寵愛。
226,安息帝國滅亡,阿爾達希爾一世在泰西封加冕稱帝,建立薩珊帝國,並成為首任皇帝。
231年,亞曆山大塞維魯率軍抵達安條克,準備進攻薩珊帝國,由於新兵太多,亞曆山大利用軍訓的空閒,去了帕爾米拉。在這裏他很可能遇到了生於220年,年僅11歲的奧登納圖斯。
232,亞曆山大塞維魯的三叉戟之役失利,旋即返回羅馬。
235,亞曆山大塞維魯遇弑,塞維魯王朝滅亡。色雷斯人馬克西明即位,羅馬三世紀危機開啟。
240,芝諾比婭誕生。哈特拉被薩珊軍隊佔領並摧毀,羅馬帝國失去東方的要塞和附庸國,羅馬的東方國防形勢急劇惡化,帕爾米拉成了前線,但她的的商業、軍事地位反而因此加強。
241,薩珊太宗沙普爾即位,羅馬的災星來了。
244,馬西切戰役中,羅馬皇帝戈狄安三世戰死,阿拉伯人菲利普即位並退兵。
約251,帕爾米拉共和國變成了自治王國,奧登納圖斯就任國王。
253,羅馬瓦勒良皇帝派出的6萬遠征軍,在巴巴利索被薩珊皇帝沙普爾一世全殲。
256,沙普爾一世攻佔帕爾米拉東方最後一個羅馬要塞丟拉,至此帕爾米拉真正成為前線城市。
258,奧登納圖斯迎娶了第二任王后,年僅18歲的芝諾比婭,夫妻年齡差異大約為20歲。
259,羅馬西部獨立為高盧帝國。
260年初,羅馬瓦勒良皇帝及其7萬大軍,在埃德薩城下被薩珊皇帝沙普爾全殲,瓦勒良被俘。
大約在同年夏季,奧登納圖斯在幼發拉底河畔,突襲沙普爾的禁衛軍,俘獲其美人寶貨。
野心家老馬克林趁東方的權力真空,在埃美薩扶植兩個兒子小馬克林和奎圖斯為皇帝。
261,老小馬克林遠征羅馬,在色雷斯兵敗被殺。奧登納圖斯起兵攻殺留在埃美薩的偽皇帝奎圖斯,並趁機接管馬克林的地盤和財貨。
264,羅馬皇帝伽利埃努斯冊封奧登納圖斯為東方皇帝,承認了他對東方的統治,帕爾米拉成為帝國。
267,奧登納圖斯遇刺身亡,皇后芝諾比婭臨朝稱制,以太后身份統治東方。
聽說奧登納圖斯橫死,伽利埃努斯派大將赫拉克良,以東征薩珊為名去東方招兵買馬,芝諾比婭果斷的與其翻臉,出兵打把赫拉克良打成裸奔。
268,日耳曼人從海路入侵東地中海,攻入安納托利亞,芝諾比婭挫敗了東路日耳曼遠征軍,趁機控制了安納托利亞。
伽利埃努斯遇弑,克勞狄二世即位。
269,芝諾比婭大破臺努赫人,殺其渠帥哲狄默,攻佔博斯拉。
芝諾比婭派大將宰達南侵埃及。
270,宰達征服埃及。
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病死,其弟奎提盧斯即位,下半年又被奧勒良取代。
271,芝諾比婭自稱女皇/奧古斯塔。
年底,奧勒良發動對女皇的東征。
272,奧勒良先後在伊美亞/達芙妮雙重會戰、埃美薩戰役殲滅帕軍主力。
薩珊帝國沙普爾一世去世,其子霍爾米茲德一世即位。
女皇被俘,帕爾米拉陷落。
273,帕爾米拉軍民起義,奧勒良回師血洗該城。
274,奧勒良滅高盧帝國,恢復帝國統一,回到羅馬舉行凱旋式,公開展覽芝諾比婭。
同年或次年,芝諾比婭與一位元老結婚,從此再無關於她的記載。
275,滅亡帕爾米拉帝國的奧勒良皇帝,在東征途中遇弑。
622,薩珊軍隊攻佔帕爾米拉。
634,阿拉伯名將哈立德攻佔帕爾米拉。
1678,兩位英國商人【發現】帕爾米拉。
1751,第一次試探性考古發掘。
1920年代,西方考古學家真正對古城進行考古發掘,從此帕爾米拉成為旅遊勝地。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