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亞三坦遊 06

3月29日(星期三) 伊塞克湖一阿拉阿查一比什傑克   今天回程返首都比什傑克,兩小時車程後經過一間有Wifi的Food Court稍作休息,各團友努力收發通訊中,我很欣賞他們的食物佈置得很有美感,價錢相宜,去程時領隊買了雞脾給我們吃,肉質和味道都不錯。 在途中園林餐廳的室內午餐,因天氣寒冷,不宜露天吃飯,飯後遊覽園景,遇上一位懂華語的吉爾吉斯姑娘,曾在西安大學留學,她和爺爺及媽媽遊園,當然少不免寒暄一番,給她練習練習國語,還有合照,當地人很純,非常友善,很喜歡和外來人合照,即使沒有照相機,也不會要求寄回照片,總之就是有得合照就開心大團圓,途中所見都是Happy Face,只是他們都只懂俄語和本地語言,溝通就得靠身體語言和雙方的領悟能力了。 Read More

2017中亞三坦遊 05

清晨出車前往李白的出生地的托克馬克註1唐朝稱碎葉城,唐高宗於西域安西都護府所設立的重鎮。碎葉同當時的龜茲、疏勒、於闐並稱為安西四鎮,可惜現在沒有丁點李白的遺跡,曾是蘇聯空軍訓練基地,是以在進入此區域時有一架軍機作地標。 Read More

2017中亞三坦遊 04

3月27日(星期一) 阿拉木圖一比什傑克 早上陸路過境,辦理團體簽證,隔著楚河(Chu river),過了橋就是吉爾吉斯斯坦註1,勾起了童年時過羅湖河橋往深圳的回憶。這就是象棋棋盤上楚河漢界中的楚河!源自天山山脈,往西北流入伊塞克湖(Issyk Kul)後,再轉向西北,流經吉、哈兩國邊境。 原車前往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傑克註4 阿拉多廣場(Ala Too Square),這裡可以算是比什傑克的市中心,也是政府機關的所在地。北面是史詩英雄瑪納斯註5的騎馬銅像,廣場有攝影展,文化生態看來頗為活躍,沿著Chuy大道再往西走,就看到吉爾吉斯的白宮(White House),也就是總統府的所在! Read More

2017中亞三坦遊 03

3月26日星期日  阿拉木圖市郊 早上驅車恰倫大峽谷(Charyn Canyon National Park)觀光,途中經過一個當地居民的小型市集,雖然已準備好每人一個午餐盒,Lisa仍為我們在市集購買麵包和生果作午餐,亦可讓我們稍作休息,觀察一下當地的市集以瞭解民生。 Read More

2017中亞三坦遊 02

3月25日星期六 阿拉木圖 始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阿拉木圖市果戈里大街的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展開了今天的遊踪,公園佔地18公頃,公園林木茂盛,景色秀麗,內有不滅的長明火焰、光榮紀念碑、津可夫教堂和樂器博物館等建築。為紀念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擊退德國法西斯坦克進攻註1,表現英勇的前蘇軍316潘菲洛夫近衛步兵師1075團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為阿拉木圖人)。 Read More

2017中亞三坦遊 01

2017中亞三坦遊序 首先得要感謝Rachel Poon的召集,在藤掕瓜瓜掕藤的關係下,組合24人成團出遊中亞;亦要感謝此行的靈魂人物Peter Cheng,為我們編排了一個有遊山玩水、有歷史古蹟、有特色美食、有異國風情的歌舞以及可視察風土民生的行程,讓我大開眼界;再謝同行的伙伴們,他們的豁達、合作、風趣幽默,讓我渡過一個愉悅難忘的旅程。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6 香港

3月15日(星期日) 零晨出發往機場。途經霍梅尼聖祠時下車拍攝夜景,所有節目完滿結束。01:50到達機場,需要經過照行李、check in、過海關和安檢四關,每關約需20分鐘,真是企到腳軟。乘坐04:20起飛的 QR485號班機往多哈,機程約兩小時,抵達時撥慢手錶半小時;轉乘0810起飛的 QR816 號班機往香港,機程約8小時,抵達時撥快手錶5小時。兩班航機都稍有延誤,抵港時約為20:45。   後記 1. 伊朗的國旗是綠、白和紅三色。地理上,分別代表北方的平地、中間的沙漠以及南方的炎熱;意義上,則分別象徵友誼、和平及愛。 2. 伊斯蘭人採用回教曆,以 H 或 AH 作簡寫,(陽曆是 AD),以穆罕默德由麥加逃住麥迪拿的公元622年為首年。伊斯蘭曆法像陰曆是根據月亮的運行而定,不過沒有五年兩潤,所以陽曆大約每30年就相等於31年伊斯蘭年。 3. 每個城市都有大型市集(巴札,bazaar),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巴札都是磚石結構,結實牢固,免卻木料易蛀、金屬易蝕之弊,而且各暖夏涼。商店分佈在長長的拱門走廊兩旁,有無數的穹頂,也有玻璃天窗以透光。   在南方幾個城市的狹窄街道漫步時,看到住宅的大門上都有兩個門環,一個渾圓,一個細長,位置在左或右並無劃一。前者發出的聲音示意女性到訪,後者則是男士;裡面的人就可決定誰去開門。   領隊提供多項旅遊參考資料,包括在茶會派發的幾張影碟、出發前傳給團友的投影片、途中派發的兩張伊斯法罕鳥瞰照片和包括伊朗歷代王朝和23國使節團等幾份資料以及借給大家傳閱的書籍,使大家對遊覽的地點有更深的認識和增加旅遊的趣味。   領隊出發前說天氣和香港差不多,事實上是日間温度平均低近十度,而且日夜温差比香港大,晚間温度比香港低十餘度;日間雖然大多陽光充沛,但在陰暗處相當清涼,我大失預算。全程多是天朗氣清,藍天少雲,在伊斯法罕有幾小時微雨,在克爾漫竟有一天出現多場大雨和短暫的雪花、冰雹和雨雪,第二天早晨更積雪達十厘米。幸而全部行程未有受阻,雪景更帶來無限驚喜。   酒店的水準算是不錯,稍為不理想的是有一間酒店的洗手盆漏水和另一間的早餐太少食物選擇。每個遊覽地點大致上有足夠的拍照或自由活動時間。   8. 膳食方面,有時吃自助餐,有時要點主菜,約有五至十種菜式選擇,但所有餐館都是這些煮法相同的選擇,水準則參差。通常幾位團友聯成小組,可以分享幾款主菜。每餐都有薄餅式的麵包和沙律,但千篇一律。很多餐還有餐湯,但變化有限。總體來說,吃自助餐可自由選擇每一種食物的份量,減少浪費。   領隊的兩項措施包括預早為每位女團友準備一套伊斯蘭黑色長袍和自由兌換美金和伊幣給與團友頗大的方便;而且不時請吃土產和餅食,而3次光顧茶室,雖然沒有寫在行程之內,但也不用另外收費,使團友感覺得到理想的待遇。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by Kwan C Fu 16天行程: 2月28日(星期六)Day 1 香港 – 伊朗 3月1日(星期日)Day 2   伊朗市中心 – 霍梅尼陵墓、伊朗國家博物館、地氈博物館 3月2日(星期一) Day 3 古烈斯坦皇宮、珠寶博物館、市集 3月3日(星期二)Day 4  庫姆(Qom) – 馬蘇美聖祠(Masumeh Holy Shrine)、卡尚(Kashan) 3月4日(星期三)Day 5  伊斯法罕(Esfahan)– 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羅特夫拉清真寺(Lotfollah Mosque)、伊瑪目清真寺(Imam Mosque)、阿拉卡普王宮 (Ali Qapu Palace)、四十柱宮(Chehel Sotoun Palace)花園 3月5日 (星期四) Day 6 阿美尼亞社區 Julfa、哈祖古橋、白鴿塔、星期五清真寺、33孔橋、拜火教寺 3月6日(星期五)Day 7  設拉子(Shiraz)- 居魯士私邸的遺跡 3月7日(星期六) Day 8  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帝王谷、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 3月 伊朗之旅 – […]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5 德黑蘭(Tehran)

3月14日(星期六) 09:00出發往北部參觀兩所王宮。首先到建於卡加爾王朝的尼雅華蘭王宮(Niavaran Palace),皇宮有170年歷史,我們參觀了第一座大樓,裡面有多間不同用途的廳房,室內所有木建的部分如門和天花頂,都有精美的繪圖。之後到另一座巴列維王朝時加建的大樓,末代皇帝倒台前就是住在這裡。室內設計頗現代化,大堂有可以打開的頂部。各房間內展出了很多各國送給國王的禮物;有一間大禮堂有末代皇后法拉哈的畫像,皇帝的第一位妻子精神有問題而第二位無子女,她因而成為皇后;迎賓大堂被改裝為衣服鞋襪博物館,頗令人注目的是幾張在法國編織的有關著名故事 Story of Esther 的氈畫。 由於時間緊迫,我們選擇在快餐店吃牛肉或雞肉漢堡飽作午餐,水準不錯。之後往參觀建於巴列維王朝的薩德阿巴德王宮(Sadabad Palace),共有19座建築物現時被用作博物館,我們只有時間進入最重要的白宮和綠宮。白宮兩層樓建築外面貼上白色大理石,因而得名。前面原有巴列維皇帝的巨型銅雕像,他倒台後銅像身體被鋸掉,只剩雙腿,但仍比人要高。附近有一個後期加建的張弓向天空射箭的傳奇英雄雕像,傳說他被指派到最高的山射箭,落地之點就會成為國界,結果他用盡平生之力,不負所託,隨即倒地身亡。第二次大戰時盟軍曾在此召開國際會議,各國領袖亦有在宮前合照。宮內有多個各種用途之廳房,佈置以西式為主;皇后寢室內有全伊朗第一部彩色電視機。由白宮往綠宮須步行約15分鐘上斜路,道路兩旁有很多高大的楓樹,在一條支路上停著一架有點卡通的古老直升機。綠宮頂部為綠色蓋瓦,因而得名。在綠宮前我們遇到一隊約30人的攝製隊,團友把握機會和明星合照。進宮前須穿上鞋套,裡面不准拍照。宮內有很多鏡飾和鑲金的裝飾,厠所主要以大理石為建築材料。離開時遇到一個繪畫的傷健人士,有團友買了他的一幅畫。 跟著到禮薩阿巴斯博物館(Reza Abbasi Museum),它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展品甚有歷史價值,印象較深的包括: 約4千年前有高山羊(ibex)圖像的陶罐; 約3千年前的鹿陶像; 公元前10至7世紀牛形器皿; 公元前5至4世紀金綿羊; 2至3世紀的金和綠松石(turquoise)項鍊; 5至6世紀上有詩句的瓷器; 19世紀有動感的書法,(學書法原因是可鍛鍊修養); 18至19世紀的王子和公主畫像,(那時有墨代表美); 9. 576-77年的一本畫和詩的書的節錄。 接著往自由塔,它是德黑蘭的地標,1971年國王為慶祝波斯帝國建立2,500年而建,當時名國王塔,塔成「人」字形,立體看有4隻腳,融合了蕯珊王朝和伊斯蘭的建築,外面鋪上無數塊大理石,正面則有2,500塊。 黃昏時來到電視塔(Tehran Milad Tower),塔高468米,是世界上第六高的電訊塔。乘坐電梯至284米高的9樓,速度為每秒7米,屬同類電梯的第二快。走出室外從高處遠望,太陽剛剛下了山,景物有點迷濛,可見德黑蘭的污染程度不輕。初時四周燈光不多,但天色漸漸轉黑,愈來愈多燈光亮起,相當可觀。離塔不遠有一座54層高的大廈,原來已是全市最高的住宅大樓。乘電梯下7樓,是名人臘像廊,都是對伊朗貢獻良多深受愛戴的人物。面對電梯的第一個是經常批評末代國王引致入獄的記者,另一個正在繪畫的是創造新式詩詞的詩人,最顯眼的是穿著古服的鬍鬚佬 Amir Kabir,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個蒐集了二千萬個伊朗文字和詞語的來源和意義的文字學家,著作叠起來有人的高度,我懷疑導遊是否記錯了數目。 再到第二晚光顧過的餐館吃燒羊架,團友林冠新創下了吃21塊羊架的新紀錄。伊朗旅行社的老闆「肥佬」親自來到送行,並送紀念品給每位團友。由於還有時間,導遊帶我們到鬱金香(Laleh)國際酒店的大堂休息,書店的老闆特別回酒店招呼我們;有部分團友往地氈商店而有所斬獲。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4 卡尚(Kazan) – 博魯傑爾迪大宅(Boroujerdi Historical House)和 Tabatabaei Historical House

3月13日(星期五) 今天是全程最長車程的一天,06:00 morning call,07:45出發往德黑蘭,距離671公里。因時間所限,我們經過梅博多(Maybod)時沒有停留來參觀保存得相當完整的古城。 到達納因(Na’in)時,我們參觀了一座星期五清真寺,這座建築已有超過1,100年歷史,當時的建築較簡單,只有一座宣禮塔,而建築物色彩不多,牆壁多是沒有瓷磚。當時大堂正進行喪禮,入口前面放著很多色彩鮮豔的花牌。我們只參觀清真寺其他部分。隔鄰有一座小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Museum),展品包括一個袖珍清真穹頂形木架,可以由兩人抬起,是亞茲德廣場那個的縮寫。離清真寺不遠有很多泥磚建築,部分已經殘破,但有兩座水庫和旁邊的共四座通風塔仍完整無缺。 過了下午二時才來到卡尚,午餐後參觀兩間四合院式的波斯大宅。分別是屬於兩翁婿的博魯傑爾迪大宅(Boroujerdi Historical House)和 Tabatabaei Historical House,後者較遲建築,規模較大,兩宅相距約300米。這兩座古宅已由屋主捐贈給政府。兩宅都裝飾精美,牆上的浮雕多與狩獵和傳說有關,庭院都有長形水池。前者建於1859年,佔地3,500平方米,屋內可看到由風塔引風入屋的通風口。後者佔地更廣,除了主要庭院,還有幾個小庭院。遊覽室內室外時,有四通八達的感覺。 繼續向德黑蘭進發,看到日落的美景,停車小休時,正是拍攝黃昏彩霞照片的最佳時間。19:00後到達德黑蘭,塞了個多小時車才到達餐館。晚餐後再次入住 Espinas Hote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