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巴米揚佛像 (3)

巴米揚大佛–歷史   巴米揚地處絲綢之路上,是往來歐洲、波斯、中國和印度間的商隊途經之地,當地曾有數所佛教寺院,為一宗教、哲學、希臘式佛教藝術中心,自2世紀起,至9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時,為佛教的一個宗教地點。 那些寺院的僧侶住在鑿于巴米揚的山崖的小山洞內,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侶在其居住的山洞內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鮮豔的壁畫。   兩尊巨大立佛像中的東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國四川的樂山大佛雖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們是多年來的文化地標,當地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佛教僧人玄奘在約630年時曾經過巴米揚,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形容當地(書中稱為梵衍那國都城)是一個興盛的佛教中心,“伽藍(佛寺)數十所,僧徒數千人。”並記載“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東面有“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指的是東大佛。   Read More

阿富汗 巴米揚佛像 (2)

巴米揚大佛簡介       巴米揚大佛是世界上第三高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四川省樂山大佛,佛像高71米、世界第二大佛山西省蒙山大佛,佛像高63米),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上曾經歷3次劫難。曾有很多國家的科學、文化、藝術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強烈呼籲,要注重保護這一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但是,2001年3月12日,大佛還是遭到了塔利班政權的殘酷轟炸,爆炸聲持續了三四天。 巴米揚大佛有東、西兩座,始建於西元3至5世紀,因雕鑿在巴米揚河谷邊山崖面南的斷崖上,故被稱為“巴米揚大佛”。 我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過宏偉莊嚴的巴米揚大佛。 Read More

阿富汗 巴米揚佛像 (1)

巴米揚佛像群位於首都喀布爾西北的巴米揚鎮東北郊不遠的山崖處。這裡遍佈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一尊造於西元五世紀,高55米,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於西元一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西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裡,並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作了生動的描述。 但在多年的戰亂中,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到90年代後期已是千瘡百孔,佛像的頭部也不復存在。去年3月,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更是不顧聯合國和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動用大炮、炸藥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爭武器,摧毀了巴米揚包括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在內的所有佛像。 巴米揚佛像群如今一片淒涼。記者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狀的石窟和佛像的殘骸,石窟外到處是碎石和黃土塊。塞爾薩爾只剩下一個佛像的形狀,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見。佛像不見了,但仰頭而望,仍不難想像當年的壯觀景象。石窟下,幾張巨大的灰色塑膠布覆蓋著塞爾薩爾的殘骸,上面寫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字樣。不遠處,沙瑪瑪的景遇更慘,連一塊大一點的殘骸也沒有了。 順著沙瑪瑪一側的臺階拾級而上,進入底部為八角、頂部為圓形的佛龕殿堂,只見殿堂內一個個空凹的佛龕。佛龕殿堂內據記載刻著的數以萬計的佛像和畫有藝術精湛的彩色壁畫現在已無蹤跡。所有殿堂內只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裡隱約可見零星蘭色和紅色。 在巴米揚佛像群的石窟前,巴米揚省政府官員穆斯塔法·阿塔邁迪對記者說,“巴米揚佛像群聞名於世。它使巴米揚人、阿富汗人與整個世界聯繫在一起。我們阿富汗人都喜歡這些佛像,但現在這些佛像都沒有了,所有阿富汗人為此感到悲哀。” 據介紹,為了避免再遭破壞,當地政府禁止從這裡取走泥塊,也嚴禁在這裡埋地雷。雖然目前還沒有修復的計畫,但日本和印度等國政府已表示願意出資幫助修復佛像。 巴米揚佛像的歷史反映了阿富汗人民的歷史,佛像的磨難也體現了阿富汗人民的磨難。山壁上的座座石窟曾是古代佛教信徒生活和修身的地方,而今卻成為600多個在內戰中失去家園的難民家庭的避居地。36歲的侯賽因一家6口只能擠在不到10平方米的洞穴裡。洞內除了一張鋪在地上的舊毯子和幾個塑膠水壺外,幾乎沒有別的家什。 阿塔邁迪說,佛教聖地巴米揚的大佛過去曾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旅遊者,為巴米揚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戰爭炮火摧毀了巴米揚的佛像,也摧毀了巴米揚的旅遊業,摧毀了巴米揚的經濟。現在,沒有遊客敢來這裡旅遊,也沒有信徒來朝拜。但阿塔邁迪對重振巴米揚的旅遊業充滿信心,相信佛教信徒會“象孝順的兒子常到父親的墳墓祭奠一樣到這裡來朝拜的。”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顧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執意炸毀了建於西元五世紀的兩座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大佛慘遭毀壞後,國際社會一直在設法努力,試圖將被炸成廢墟的巴米揚大佛重新修。       待續…   Read More

藍色清真寺

  由鐵爾梅茲乘坐旅遊巴到馬札里沙里夫只需一小時。當地不少旅行社都有搞一天遊或兩天遊,每天有團出發,正如我們去澳門一樣。   馬札里沙里夫最重要的名勝是什葉派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聖祠。   公元661年1月24日清晨,阿里在庫法清真寺被人用帶毒的軍刀刺殺身亡。阿里死後被葬在庫法附近一個叫納賈夫(今伊拉克)的地方,那裡原本荒無人煙,後成為什葉派聖地之一。 部分門徒又將阿里的遺物搬到馬札里沙里夫修建了一個衣冠塚,稱為阿里聖祠,也就是今天的藍色清真寺。 聖祠經多次重建,最後一次是帖木兒王期末代蘇丹穆薩(1469一1506年在位) 。 聖祠對遊客開放,非穆斯林不准進入墓室。   Read More

重返阿富汗

“馬札里沙里夫”是神聖陵園的意思,位於阿富汗北部鄰近烏茲別克斯坦邊境。是阿富汗北部最大城市與交通樞紐和商業、文化中心。巴爾赫省省會,阿富汗第四大城市。位於興都庫什山北麓巴爾赫河灌溉的綠洲中,阿富汗和土庫曼界河阿姆河南岸,海拔380米。人口32萬(2015年)。距首都喀布爾約300公里,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邊陲城市。 Read More

2016年中亞五國的亮點介紹

明年的中亞五國行程大體上同以往差不多,只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鐵爾梅茲(Termez) 有新突破。 其他行程可參考團友關師傅的大作。 按照行程的規劃,第17天 (2016年4月10日一星期日) 團隊將來到鐵爾梅茲。 鐵城到底是個甚麼地方? 2013年1月21日,烏茲別克斯坦考古研究所主管杜拉耶在北京大學作主題為“古鐵爾梅茲城及周邊地區的佛教文化”的學術報告時指出,近年來,古鐵爾梅茲城及其附近地區佛教文化遺存的發現,進一步確證了玄奘記載的真實性。 玄奘在赴天竺取經途中沿河谷到達古鐵爾梅茲城。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記載了該城的佛教狀況:“呾蜜國東西六百餘裡,南北四百餘裡。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東西長,南北狹。伽藍十余所,僧徒千余人。諸窣堵波(即佛塔)及佛尊像,多神異,有靈鑒。” 古鐵爾梅茲城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境城市鐵爾梅茲城以北約10公里處。該城位於阿姆河岸邊,是古代絲綢之路中亞段的重鎮之一,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被稱為“呾蜜”、“怛滿”、“忒耳迷”等,後毀於成吉思汗時期。(中國古籍的不同譯名均源自Termez的發音) 。 杜拉耶介紹,該城及附近地區有雙層城牆的古代防禦體系遺址,出土了許多帶有希臘化風格的錢幣和女神雕像,以及具有中國漢地風格的飛天等雕像。此外,融合希臘、印度傳統的犍陀羅藝術風格的作品也不鮮見,體現了古代這一地區東西方多種文明並存、交融的特色。該地區最新的考古發現,是卡拉泰珀和法雅兹泰珀兩處佛寺遺址以外的一處大型佛寺和佛塔以及雕刻有供養人形象的浮雕石柱。 Read More

伯基納法索(Burkina Faso)

伯基納法索(Burkina Faso) 伯基納法索是位於非洲西部沃爾特河上游的內陸國。東鄰貝寧、尼日爾,南與象牙海岸、加納、 多哥交界,西、北與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區為內陸高原,地勢平坦,自北向南徐緩傾斜,平均 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納庫魯峰海拔749米, 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 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占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因該國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 面積較少,伯基納法索一直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 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境內唯一的一條鐵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象牙海岸。 Read More

加納(Ghana) 旅遊資訊

加納(Ghana) 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伯基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誇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 在西非國家中加納經濟較為發達。以農業為主。黃金、可哥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加經濟支柱。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計畫以來,政府把根治通膨、發展農業、鼓勵投資作為三大工作重點,經濟保持持續增長。被譽為非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樣板”,1994年被聯合國取消最不發達國家稱謂。90年代末期,由於國際市場黃金、可哥價格下跌等外部因素的衝擊,加經濟深陷困境,財政赤字劇增,貨幣塞地大幅貶值。2002年加入“重債窮國倡議”。2004年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認達到重債窮國經濟完成點,開始獲西方國家大幅減債。2007年,加發現石油資源,探明儲量約12億桶,2010年底實現商業開採。按世界銀行標準,加自2010年起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 Read More

馬里(Mali)旅遊資訊

馬里(Mali) 馬里共和國(République du Mali)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爾、 向南與伯基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 積第二大的國家。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尼日爾河和塞內加 爾河源於這裡。馬里過去也被稱為法屬蘇丹,它的名字來源於馬里帝國。馬里國家面積的2%是 農用地,同時80%的勞動力在農業工作。 馬里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根據聯合國統計,馬里在全球169個國家綜合發展排名中列160 位。農牧漁業是馬里經濟發展的主要潛力。農牧漁業占GDP的1/3,占就業人口的80%。馬里 工業基本空白。除制糖、棉花和紡織、啤酒和飲料、磚瓦等個別企業外,幾乎沒有像樣的產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