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2 亞茲德(Yazd)- 古城

3月11日(星期三) 早上起來,望出窗外,嚇了一跳,只見雪花飛舞,路上有一層積雪,來往的車輛都減低速度,免生意外。樹木都鋪上一層白色,煞是好看。除了在高山雪地旅遊外,我們極少機會置身於雪景之中。早餐後,大家忙於拍攝雪景,不願上車離去。地上積雪厚達10厘米,不同種類的植物鋪上白雪後,形態各異,多姿多彩。導遊說他自己也未在克爾曼見過下雪,在三月中下雪更是難以置信。他說克爾曼所有班機已經停航。 約09:00出發前往亞茲德(Yazd),車程387公里,約需五小時。約經兩小時後車輛停站小休,我們又再把握機會拍攝雪景,這兒更有花圃上的花卉變成彩色雪糕球的奇景。天色漸漸轉晴,到達亞茲德時藍天出現,陽光普照。 約14:40來到莫什爾波花園酒店(Moshir-al-Mamalek Hotel Garden)。吃過自助午餐後,回房小休。 16:00出發前往古城區,觀看不同年代的泥磚建築,泥裏有時會加禾稈草,而高大的磚牆中間包銜木方,有些城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亞茲德是世界泥磚建築研究會議的熱門地點。 之後來到市中心的廣場,外貌好像有一雙宣禮塔的清真寺,原來只是一個裝飾用的大牌坊。團友散開拍照不久,導遊跑回來召喚大家趕去觀看17:00開始的特別節目,跟著帶我們到附近一個健身室,大家脫鞋拿著進場後,發覺場地像一個巨型半球體,中央有一個約8米直徑米半深的圓形凹地。節目開始了,12位不同年紀的大漢和一個5至6歲小童走下空間,祈禱後隨著鼓聲和歌聲(或念詩聲)做健身操,包括拉筋、手舞足蹈、跳動和旋轉等。場內有約百條大小不一的瘦長茄子形短柄木樽,中段有一位健兒表演拋兩條木樽的雜耍,然後每個健兒把兩個木樽背上肩膊,左右輪流翻動,鍛鍊肩力和臂力。壓軸是4位健兒舞動弓形的鐵器,弦上穿了十多個鐵環,舞動時鏗鏘有聲。原來這是健身會的日常活動,會員操練時,本地和外地人付出小許入場費就可進場觀看。健身會(Zurkhaneh)在伊朗非常普遍,歷史悠久,可追溯至阿拉伯征服波斯初期,人民結社練功習武,準備東山再起。 接著我們走到下一層,觀看一個32米深22米直徑有430多年的大型地下水庫,水庫曾是全市最大,現已棄用。之後回酒店休息至20:00才吃自助晚餐。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1 雷恩古城 、Grand Bazaar

3月10日(星期二) 半夜開始下雨,08:30出發,一直下著細密的雨,旅遊巴士有幾個座位由冷氣糟出口滴水,團友要打傘而坐或改用車尾的空位。途經馬杭(Mahan)小鎮,先在餐館訂好午餐,跟著前往雷恩古城(Rayen)。前行不久,雨停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密麻麻橫飛的雪花,以接近水平線的角度,衝著旅遊巴士而來,蔚為奇觀。在短短一段時間,地上鋪上一層雪花。這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離港前我一直以為伊朗之旅是界乎温暖與清涼之間呢!下雪情況過了十多分鐘就停了。 約11:00來到雷恩古城,這是一個保存得相當完整的以磚和泥建築的古城,始建於5世紀的薩珊王朝,曾受地震破壞,但已修復了六、七成。下車時,天色漸亮,灰白的雲霧間露出了少許藍天。古城圍牆約有十個瞭望塔,入口的城門上有 Arge Rayen 的標誌,Arge 是 citadel 的意思。城門旁有全城的地圖和模型。街道不闊,房屋建得很密,多是單層或雙層,有分貴族的和平民的。有不少建築物的頂部是一個圓拱。城的中央是一個廣場,遠處是總督府,可在上向廣場的群眾作公告。遊客可從兩處石階走上單層屋的屋頂,較清楚地觀賞古城的景貌。 在古城逗留一小時後,回馬杭吃午餐,太陽在不覺間出來了。車行不久,出現馬路上飄起輕煙的奇景,相信是因冰凍的路面急速暖化引起。之後車輛出入了雲霧雨區幾次,到餐館時又下著細雨。 午餐後往參觀尼瑪托拉陵園(Astana-e-shah Nematallah-e-Vali),他是9世紀蘇非派(Sufi,以苦行憎方式修行的派別)的哲學家,認為萬物最終歸土,主張生活要簡單。墓園建築建於15世紀,設計獨特,正門外有蘇非派砵頭的放大模型,外形有點像花生。入屋前要脫鞋,陵墓在大堂中央,旁有小室,放著可蘭經和尼瑪托拉的詩集,牆上的圖像最特別的是劍鋒開义的劍(double blade sword)。 接著往參觀王子花園(Baghdad-e Shanzde),建於1873年,外面是半沙漠地帶,鳥瞰有如綠洲。當年為一位王子興建,但前後兩座主要建築物仍未完全建成王子就因父親被殺而逃亡。它是我們行程中四大波斯花園的最後一個。最特別的設計是長數百米的台階式水池,每廿米左右就有一個小瀑布。 隨後我們趕回市區的大市集(Grand Bazaar),建於17世紀,長1.2公里,有清真寺、商隊旅館和浴池。我們參觀了原是阿里汗浴池的浴池博物館,裡面有一些臘像,展示出浴池文化,包括閒談、按摩、浸池和去瘀等。浴池的一個特色是東西兩端各有一塊「時間之石」(timestone),是10厘米厚的半透明大理石,在室內看到陽光透射的位置就可知道時間了。 跟著在一個大茶室嘆茶和吃棗泥餅,這個茶位大堂坐滿本地人,有些本地人包括一個未成年之少年在吸食水煙,大家邊喝茶邊欣賞歌星演唱。茶室特别開了一個橫廳招呼我們。喝茶後在市集內自由旅覽和購物,我們經過一個有大水池的庭園,由商隊旅館改建而成,現時四面兩層高的樓房都是商店。離去時忽然雷電交架,下起冰雹來,接著是大雨和雨雪,許多車頂都滿是碎冰,而路上則有輕微水浸。我們今天經歷了十多場大小不一的雨、雪花、冰雹、雨雪和幾次短暫的陽光,幸而所有計劃行程都能順利完成。在一間有五人樂隊表演的餐館吃晚餐。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0 克爾曼(Kerman)- 鹽湖巴赫泰甘(Bakhtegan)、內里茲(Neyriz)

3月9日(星期一) 08:00出發,經555公里往克爾曼(Kerman)。離開設拉子不久,經過一個大鹽湖,遠山和湖中的倒影,構成美麗的圖畫。湖邊有堆積如小山的鹽堆。前行約兩小時後,來到山路上一個避車處,從高處遠望伊朗第二大鹽湖巴赫泰甘(Bakhtegan)的景色,湖上一片白茫茫,沒有倒影的美景。 中午後來到內里茲(Neyriz),首先參觀全市最大的 ,這間小清真寺只有一個宣禮塔,沒有任何特色,只是因途經而選作今日的唯一參觀點吧。主持長老熱情地招呼我們,說任何宗教的人士都歡迎。 下午車程的休息站在一個公園旁邊,公園專為女士而設,男士和七歲以上的男孩不准進入,裡面空間頗大,特色是有一個織布人的雕塑和一些活動筋骨的設施。由於環境特殊,女團友多捨不得出來。公園外的草地有廿多個約六米丁方塗上藍色油漆的矮台,每個平台的一角都設有一個垃圾桶,原來平台是露營的設施。 約19:00到達克爾曼,在餐館吃過晚餐後到 Kerman International Pars Hotel 住宿。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9 設拉子 (Shiraz) – 聖陵、清真寺、橙樹宮、設拉子古城門

3月8日(星期日) 09:00出發,先往一個聖陵 Imamzaden-ye Ali Ebn-e Hamze,是埃米爾.阿里(Emir Ali)之墓,他是 Reza 的堂弟。女士須穿回教長袍才可進入,內部間開為兩部分,男士進入左面女士右面。一入建築物之內,頓時感到眼花繚亂,牆壁由半身以上至頭頂的穹頂,盡是威尼斯鏡飾,由數以萬計的不同幾何圖形的小塊玻璃鏡片組成,每塊牆壁的鏡飾有一定圖案,其中有小部分是彩色的,不同角度的小鏡互相反影,產生金光銀光四射的效果,有如水晶宮,令人目眩。 趁著女士穿了長袍,我們再參觀另一個聖陵 Aramgah-e Shah-e Charagh,紀念的是 Reza 的弟弟。這個聖陵室外室內都不准拍照,我們只是進入廣大的庭院參觀,沒有進入室內。 第三個景點是建於19世紀的莫克清真寺( Mazjed-c Nasir-al Molk),一般清真寺以藍黃綠三色為主,而這座清真寺有很多牆壁上的花和圖案用粉紅色,別豎一幟,所以又稱為粉紅清真寺。它沒有穹頂,而兩座小型宣禮塔只是建在牆頂而非獨立的。我們首先進入祈禱室,其中一面是一排落地彩色圖案玻璃窗,早晨的陽光斜斜地穿過玻璃窗照在室內的地氈上,造出甚具特色的效果。凊真寺還有一個有名的室內「牛井」,當年領牛由井邊走入一條隧道盡頭,牠身上拖著的繩索就會把一桶水由井底拉到井面,現時的水位太低,牛井已棄用。   第四個景點是橙樹宮(Naranjestan),這是建於1879年的波斯花園,當年是總督的家,有隧道通到外面的另一間屋子。園內種植了很多橙樹和花卉。主樓有兩層,正面的底部有一些波斯士兵、兩獸互咬和兩鳥互咬的浮雕;入口的兩面和上方都是玻璃圖案和鏡子,造出特殊的視覺效果,室內包括天花頂有很多彩圖,一幅幅告示都是以圖畫形式表達出來,令人看得舒服。地庫是一個小型的古物博物館。離去前團友爭相在出口旁一幅三個波斯太監的瓷磚畫拍照。   吃過自助午餐後,參觀天堂花園,約有900年歷史,是行程中第3個四大波斯花園,屬 UNESCO 的世界文化遺產,最初是皇帝的產業,時至今日,已交由大學管理,作農業研究之用。園內有許多高大柏樹,並設有花圃和温室。主樓天堂宮殿並不開放,正面頂部有太陽(女性)和獅子的對稱圖像。 接著我們參觀兩位著名詩人的墓園,他們分別是薩狄(Saadi)和哈菲兹 (Hafez),他們的名氣相等於杜甫和李白。參觀前先在薩狄陵園旁吃伊朗雪糕,具黏性而慢溶,不像一般雪糕。薩狄是寫實派詩人,字裡行間表現人道主義精神。陵園建於13世紀末期至14世紀,他的石棺放在一個開放式石柱廊內。伊朗人下葬時通常是側身而臥,右膊向下,面朝西南面的麥加。附近有石級走至地下的魚塘(fish pond),以前由坎兒井引水而入,現已棄用。另一位詩人哈菲茲七、八歲時已識唸可蘭經,天才橫溢,詩篇多以愛情和生命作主題,不過有些的意思較深奧,不易捉摸,後人就用他的詩句作占卜之用。一到其墓園門前,就有帶著彩鳯鳥兒和一大叠詩句小單張的占卜先生,請遊人占卜,遊人把問題記在心中,他就讓彩鳳以咀抽一份單張出來,遊人再請人解讀。哈菲茲的石棺放在一個約五米高的八柱圓形涼亭中央。 晚餐前參觀可蘭經門,這是設拉子僅存的古城門,當年皇帝放了一本可蘭經在城門上,因而得名。城門附近有一個詩人的石像,他非本地人,而在此逝世,墓地在山坡之上。 Read More

中東最長的吊橋

伊朗在西北部的阿爾達比勒省梅什金沙赫爾山區興建了全中東最長的吊橋,全長345米,橋身離地80米,連接當地的特色溫泉。吊橋建成後將為旅遊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8 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帝王谷、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

3月7日(星期六) 08:30 出發,約一小時來到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即波斯人的城市)),大流士遷都至此,刻意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於公元前515年,在山區盆地,採灰色石灰岩建造平台和城市,主要建築至公元前450年完成,面積達13萬平方米。1979年入選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我們首先走111級樓梯上平台,每級高度100毫米,向上走毫不費力。來到入口大堂,兩旁由巨大有翼人首獅身石雕像鎮守,入城後是士兵長廊,當年有侍衛在兩旁站崗。之後來到一個未完全建成的入口大堂。宮殿各主柱有20至22米高,柱頂從前是一對背對背蹲下的半身動物石像,包括牛、馬和幸運鳥(homa)等。現時保存得較完整的動物石像,就放在場內以玻璃圍起來展覽。城內最重要的建築物是亞柏丹那皇宮(Apadana Palace),皇帝每年在這兒迎接新年。多處牆壁上可看到一幅浮雕圖畫,獅子雙前腿踏在牛的身上,用口輕咬其頸背,而牛則轉頭回望獅子。獅子代表夏天和太陽,而牛則代表冬天和水。波斯人的新年是3月21日,剛好是水牛座轉入獅子座,圖畫的意思就是夏天驅走冬天之意。宮殿的牆壁、arch 和樓梯側面滿是浮雕,當年是鑲金或有顏色的,眼睛都是寶石。大流士大帝是個重視人權的國王,從非常精細的浮雕,可見是由藝術家而非奴隸雕刻而成。最特出的浮雕,在亞柏丹那皇宮東面的階梯的牆壁上,刻著23國的使者來到波斯向皇帝拜年,每國人的服飾和進貢的動物和禮品,都非常清晰,可提供各國人居住環境和習慣的資料,這些細緻的記錄,極具歷史價值。在百柱殿的門廊,左右牆各可見到28國使者的雕像,分成五層,下面四層各六位,第五層則四位,而皇帝則在第六層,由28國人支撐著。由於有左右兩邊,每個人身體的左右兩面特點都可以顯示出來。大流士建城時只有23國,後來發展至28國,可見這部分宮殿是後期建成的。至於百柱殿的門廊浮雕,左右各有五層每層十個士兵托著頂層的皇帝,100個士兵和百柱殿名稱吻合。浮雕的人物盡是男士,但有一幅戰車浮雕,車輪的軸心上竟刻著一個孕婦圖像,喻意是每個戰士都是一個母親的兒子,不可濫殺。百柱殿旁是木建的庫房,已被亞歷山大大帝徹底燒燬,只剩下排列整齊的一個個柱躉。建築物的牆壁本來是彩色的,現時只靠把一些僅存的彩色碎片,砌成鑲板,以玻璃保護,讓遊客參考。飽覽精采的古老建築後,我們走上山坡,觀看兩座陵墓。 午餐後往參觀帝王谷,山坡上有四個陵墓,由左至右,分別屬於大流士二世(大流士的孫子)、大流士三世(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大流士大帝和大流士兒子(第二任皇帝)。每個陵墓在山坡的石面都分三層,像一個大型的十字。中間最闊的一層是挖了洞穴安放墳墓的一層;最上的一層石面有雕刻,圖像雖不一樣,但在每個陵墓都包括皇帝、拜火教的?號、火壇和月亮。由於風化程度不同,只有部分圖像仍然清晰可見。山坡較低的地方,有幾幅大型雕刻壁畫,是後來蕯珊王朝時添加的,最具吸引力和最清楚的,是騎馬的蕯珊皇帝執著並舉起一個羅馬王的手,以他取代單膝跪下投降的羅馬王為領導人。羅馬人在蕯珊王朝時攻打波斯,三次都被打敗,其中一次連領軍的皇帝亦被俘虜。 之後回設拉子,來到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之外,四角各有14米高的瞭望塔,其中一個有點傾斜,原因是地基受地下水影響,塔身於地震後向外傾側,裂開的城牆已被修補。 跟著到一間本地茶室喝茶,這個茶室比伊斯法罕的一間較寬敞和樓面較高,內有幾幅細密畫,導遊為我們講解畫中的故事。 在酒店吃過晚餐後步行十多分鐘參觀一間地氈商店,店主和幾位助手拿出廿多幅地氈示範。地氈分為每平方厘米 100、121、144和169 個結(knots)四種,愈精細和愈多顏色當然愈貴。店員轉動地市時,顏色會隨著燈光有所改變。最貴的一張3米成2米地氈,開價為89,000美元。之後店主召的士免費送我們回酒店。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7 設拉子(Shiraz)- 居魯士私邸的遺跡

3月6日(星期五) 近09:00出發,今天要到設拉子(Shiraz),那是贊德(Zands)王朝(1750 – 1794)的首都。行程約485公里,車程約8小時。 午餐後再經兩小時車程來到柏薩爾加德(Pasargadae),這兒的古跡群於2004年被 UNESCO 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首先觀看居魯士(Cyrus)大帝的陵墓,它是一個巨大長方形石棺,頂部成梯形,石棺放在六層高的大石台階之上,兩層之間並無用沙漿類物體連接,依靠在接口點上下鑽圓筒形小洞,然後注入鉛來穩固。石棺有一個面向西方的方孔,夏天時陽光可照到棺內。居魯士統一多個部落,建立波斯帝國第一代亞契美尼德(Achaemenians)王朝,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可稱帝國之國家,定都柏薩爾加德。他是第一個講人權的君主,征服巴比倫後,釋放了四萬個猶太人,猶太人稱他為救世主。他把規條寫在一個圓筒上,在適當物體上滾動就可印出規條。亞歷山大大帝對他非常尊崇,攻陷波斯帝國就來到陵墓祭祀,並吩咐手下不可破壞。 接著乘車約一公里來到居魯士私邸的遺跡,原有花園圍繞,昔日的30柱中央大廳,現時除了頹垣敗瓦,較完整的建築只是一些半高的石柱,還有一幅牆與柱之間的建築,上面刻著幾行字:「我是居魯士,亞契美尼德的皇帝,許多土地的皇帝,萬王之王。」 乘車約個半小時到達設拉子的 Persepolis International Hotel,先往餐廳吃晚餐,領隊特別為自助餐安排了花生湄豆雞腳湯和淥青菜。餐後上房休息。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6 阿美尼亞社區 Julfa、33孔橋、拜火教寺

3月5日(星期四) 09:00出發往阿美尼亞社區 Julfa。阿美尼亞歷史上不斷遭強國侵掠。薩法維王朝第五位皇帝遷都至伊斯法罕,為了加快發展,以優厚條件把五萬個阿美尼亞人遷移至此地區,容許他們建造教堂。我們首先參觀 All Saviour’s Cathedral,外面有一個設於水池上的主教雕像。進入園地後,看到一個於1975年建造的阿美尼亞人被土耳其人屠殺60週年紀念碑。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土耳其人把境內阿美尼亞人進行種族清洗,過百萬人遇害。我們參觀建成於1655年的 Church of St Joseph,裡面有很多精彩的壁畫。跟著進入博物館,有很多阿美尼亞人的歷史文物和被屠殺的資料,最特別的三件展品是(1)全世界最細的書,只重0.7克;(2)刻在一條頭髮上的詩句;(3)著名畫家 Rembrandt 的老人素描。 伊朗城市很少有河流穿過,伊斯法罕有 Zayandeh River 流過,河道上有9條形狀各異,材料不一的橋。我們行程第二個景點是哈祖古橋,也有水壩的作用,遊人甚多。橋有兩層,是拍照的好地方。 第三個景點是白鴿塔,幾層樓的高度,以前很普遍,內有數以千計的一格格鴿巢,仿似白鴿酒店,養鴿人每一段日子清理鴿糞一次,用作肥田料。塔的外牆鋪了泥,讓愛吃白鴿的蛇無法爬上去。白鴿塔已完成歷史任務,政府只是維修一座做樣板。 午餐後往參觀星期五清真寺,佔地甚大。蒙古人攻到此地時居民進入清真寺堅守,蒙古人圍寺三個月等他們投降,最後無功而退,原來寺內有隧道通到外面進行補給。兩伊戰爭時,寺的部分曾經受炸彈破壞。廣大的庭園中央,設有一個約兩米高的平台,讓無錢或因老弱而無法到麥加的信眾,在此進行朝聖的程序以代替。在主要祈禱室的穹頂,可清楚看到建築物如何由方形逐步向上轉至圓形的建築。寺的有蓋地方甚多,方柱圓柱都有,穹頂的數目很多,每個的內部圖案都不同。有些牆壁有十字圖案,只是裝飾而沒有特別的宗教意義。 接著往參觀33孔橋,已有超過600年歷史,也是分成兩層,設計甚具特色。在橋底每兩個橋躉之間有在水中豎立起3條柱躉,膽大的遊人可以跨步由橋頭走至橋尾。 最後一個節目是參觀拜火教寺,前院有石碑,上面展示主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的標誌和拜火教倡導之三善:「善思、善言和善行」。入口兩旁各有一隻有翼人首獅身石像頂住上蓋。進入大堂要脫鞋而男士要戴上小白帽,意義是要潔淨。拜火教約有3500年歷史,信徒並非真是拜火,只是尊敬火,有火就有光,消除黑暗。太陽是光的象徵,信徒早上會向東拜、黃昏向西拜而中午向天派。寺的主持向我們介紹教義和簡單易明的理論,由導遊翻譯,最重要是真心向善,思想、說話和行為都要正確;不要以為信了某種宗教就比其他人優越。信奉拜火教的大流士大帝認為消滅敵人的最佳辦法就是好好對待你的朋友。拜火教視水、火、風和土(包括了金和)為生命4大元素。 再到空中花園餐廳吃晚餐,然後步行往33孔橋拍夜景,月亮升空不久,亦成取景目標。之後步行回酒店。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5 伊斯法罕(Esfahan)

3月4日(星期三) 09:00出發往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這是天安門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廣場,長500米,寬160米。廣場南部有巨型噴水池,有多輛馬車接載遊客圍繞廣場內部行走。 我們首先參觀東面的羅特夫拉清真寺(Lotfollah Mosque),建於1602年,早年供王室女士使用,沒有宣禮塔,女士聽到發自南面的清真寺的呼喚,就會到來祈禱,省了宣禮塔。現時清真寺只作參觀之用。進入清真寺後,要轉兩個彎才能來到祈禱室,外面的人不能在寺門外看到裡面的女士。方形的大堂逐步轉為圓形的穹頂,天花頂的圖案像孔雀的羽毛。地面上有三處方格形的透氣孔,冷天時可從地下的空間把暖氣傳進來。清真寺多以藍色為主,有助信徒祈禱時心平氣和。這座女士清真寺的穹頂外面是黃色的。牆上的瓷磚,記錄了建築師的名字,穹頂於伊斯蘭曆1025年建成而全座於1028年完成。牆壁的裝飾須待穹頂造好而給與牆的壓力穩定了才建造,也無須害怕受到建造頂部時跌下的物件破壞。 接著參觀南面的伊瑪目清真寺(Imam Mosque),建於1611年,是伊朗最美麗的清真寺。最主要的建築物正門和寺的正門方向約成40度,使祈禱室面向聖城麥加。主要建築物正在維修,導遊向我們解釋如何更換拱形頂部的瓷磚,要把頂部分成16份,在地面造一塊形狀和弧度相同的模板,試排每塊瓷磚位置,編定每塊的號碼,然後逐步施工。頂部的圓拱下,其實被一層弧度較少的環形牆壁支撐,這兩個弧形結構內外的向心力互相抵銷,建築物得以穩立數百年。建築師建好穹頂後,找來一條鐵鍊,從屋頂垂下剛好著地,他請皇帝收藏好,說日後可救人一命。不久建築師失踪了,一年後皇帝得知他在遠方進行另一項工程,派人把他捉回來要處死他,他請皇帝拿出鐵鍊,竟然長了一呎,原來是建築物的重量使自己在鬆軟的泥土沉降了一呎,須經一年穩定了才可以開始裝飾牆壁,早一年解釋皇帝未必會相信,才出此下策。建築物設計精密,在正中之下拍掌一下,會有七下回聲。此外,在建築物外牆一角有一石級,和牆壁成一角度,全年任何一天早上,這一石級的影子愈縮愈窄至失踪時,就剛好是中午。 第三個景點是阿拉卡普王宮 (Ali Qapu Palace),建於1603年。我們走上三樓的露台,這兒正在維修,我們未能像皇帝閱兵或觀賞馬球時站到邊沿看廣場的全景。露台和室內都有細密壁畫,從佈局、顏色到人物和服飾都有蒙古人的影子。我們之後走上六樓的音樂室,房間呈十字形,分為兩層,由下層半身高的地方一直到頂部的牆壁以及天花頂,佈滿一個個各種水瓶外形的空間,為的就是製造最佳的回響效果。 午餐後,藍天已轉為灰白,不久下起微雨來。我們步行前往四十柱宮(Chehel Sotoun Palace)花園,建於1647年,是行程中第2個四大波斯花園。宮殿其實只有20條柱,連同前面大水池的倒影就是40條,40也有多的意思。王宮保留了多幅珍貴歷史細密畫及各種文物。隨後我們遊覽園地,宮殿背後有另一個大水池。 遊覽完畢後雨停了,天空轉晴並逐漸露出藍色。我們分成兩批去購物,跟著到茶室喝茶,茶室是本地人社交閒談之所,也有提供水煙給客人。這所茶室空間不大,枱椅放得密麻麻。上牆和天花掛著數以百計的吊燈作裝飾。有四位本地少女也在喝茶,在這密室之內,她們都放開懷抱,熱情地和我們打成一片。之後自由活動,我和幾位團友參觀了一間編織枱布和牀墊的商店,但未夠時間前往參觀廣場北面建於重17世紀之大市集。等車時發覺附近的大樹上滿佈烏鴉。在市內著名的空中花園餐廳吃晚餐,隨後回酒店休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