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塔利班炸毀了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大月氏人的貴霜王朝時期所建的巴米揚大佛,這種敵視人類文明的恐怖行為,受到了舉世譴責。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開始巴米揚大佛遺跡制定了一項工程龐大的維修工程。各國專家已經開赴現場,進行前期考察工作。專家發現,整個山體已經由於爆炸而陷於崩散狀態,首先要對山體加固,其次,採取岩石DNA技術把佛像頭部粘合,第三,把外周的洞穴壁畫與裝飾修復至一千五百年前狀態,估計費用要五千萬美元。經過碳放射監定,較細小的佛像,是在公元507年修建的,外表是彩色的。較大的佛像是在公元551年修建的,外表是深紅色彩繪。可以想像,在南北朝時代,這兩尊大佛及洞穴佛寺是何等金碧輝煌。
1.塞種牧民 東進跳板
公元七世紀,唐僧玄奘前往印度取西經,路過阿富汗,在《大唐西域記》紀錄了巴米揚山谷的情景。這是當今唯一的文字記錄:「王城東北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景,室飾煥然。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金俞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根據《大唐西域記》,唐玄奘曾看見有一巨型臥佛。考古學者估計,巴米揚兩座大佛附近,因地震還掩埋一座三百米長的如來臥佛的遣址,正在進行考古發掘。巴米揚大佛所展示的文化,乃中國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文化之前驅。這處是波斯、希臘、印度文化的交融之地,更是塞種游牧民族向東進入中國的跳板門廊。
知道了阿富汗的歷史和重要地理要衝位置,就會明白中國古代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為什麼有金色頭髮、高鼻子、深眼窩、白皮膚的少數民族。不少東遷,南遷的游牧民族,都經阿富汗東端的走廊進入新疆天山北路及天山南路。其中有大月氏人、塞人、厭噠人、粟特人,這些新疆少數民族的活動區域稱為西域,對於今天中國的農業,宗教和文化發展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的茄子、黃瓜、絲瓜、菠菜、芫荽、大蔥、大蒜、胡椒、蜜瓜均來自印度和中亞,漢代唐代西域小國的文字如怯盧文、吐火羅文、塞文、大夏文、厭噠文、粟特文均經阿富汗傳入,佛教也經阿富汗傳入,敦煌發現了大量用西域文書寫的佛經藏卷,中原壁畫、佛像雕塑、佛塔也吸收了犍陀羅風格。
根據考證,公元前17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與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阿富汗獨有的天藍色寶石,五千年前早已運銷埃及和中國,埃及寺廟、佛教寺廟、伊斯蘭寺廟的天藍色塗料,乃青金石粉末所造,永不退色,碧麗輝煌,價格昂貴。三千七百年前,新疆于闐的白玉已運銷甘肅、山西、河南),巴比倫,波斯的白皮膚民族已同阿富汗通商。四千年前,印歐白種人已遷入南疆的樓蘭古國定居。此外,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出產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墓中發掘出來,說明于闐於在公元前19世紀就已經有人與中原通商貿易。
公元前10世紀,周朝穆天子西巡,與西王母結盟於瑤池,並採于闐白玉。瑤池很可能是塔里木盆地于闐和精絕國附近的羅布泊,西玉母乃塞種之母系氏族,處原始公社時期。
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貿易要道的地理優勢逐漸發展起來,到了西漢時期,漢朝與西域文化經濟往來密切,各國的經濟文化得到極大發展。
2.白匈奴原出塞北
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餘國分佈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西漢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到漢代,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範圍則已不止36國。至唐代,阿富汗已收入唐代版圖。
在兩千年前,先後有月氏族、厭噠族、塞族進入阿富汗居住,爭奪生存空間。
秦漢之際,月氏分佈在甘肅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瓜州(安西縣) 、沙州(敦煌)等地。公元前150年,分為大月氏和小月氏兩支。大月氏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建貴霜王朝,統治包括阿富汗在內的東伊朗、中亞、印度西北等廣大地區,小月氏留在河西走廊與青海省湟中一帶。月氏是游牧民族,是吐火羅人的一支,白種人。
厭噠國,大月氏之別種也,高車族之近鄰,後世稱其為白匈奴。其原出於塞北,居於新疆阿爾泰山之南,後向南遷徙,至于闐之西,建都烏滸水(阿姆河)南二百餘里,去長安一萬一百里。漢文史料說,厭噠人最早稱為「滑」,分佈於阿爾泰山以南到天山東部的地區。公元126年,其首領「八滑」曾經參加班勇指揮的對北匈奴呼衍王的戰爭,有功,被封為後部親漢候。
直到公元4世紀時,厭噠還是一個小部落,隸屬於柔然。其王都拔底延城,蓋王舍城也。其城方十里餘,多寺塔,皆飾以金。風俗與突厥略同。其俗,兄弟共一妻,夫無兄弟者,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數更加帽角焉。衣服類加以纓絡,頭皆剪髮。其語與蠕蠕、高車及諸胡不同。眾可有十萬,無城邑,依隨水草,以氈為屋,夏遷涼土,冬逐暖處,分其諸妻,各在別所,相去或二百、三百里。其王巡曆而行,每月一處。冬寒之時,三月不徙。王位不必傳子,子弟堪者,死便受之。其國無車,有輿,多駝、馬……厭噠或「白匈奴White Huns」在公元480年打敗印度笈多王朝,在六世紀,建立一東起孟加拉,西至阿富汗與中亞的國家,其族人後漸融入印度西北族人中,至今印度西北有白皮膚之族人。
3.厭噠族誤稱「匈奴」
據中國到印度取經之僧人宋雲記述,厭噠似乎起源於金山(即阿爾泰山),由此南下到今土庫曼斯坦的草原上。拜占庭歷史學家們稱之作厭帶夷粟陀(Enhthalites),中國的史學家們則稱作厭噠族(Ephtha,或ye-ta),而拜占庭史家們經常錯誤地以「匈奴」稱之。
在5世紀25-50年中,這支厭噠人由於他們的領土向西擴張而具有了相當大的重要性。他們的統治從東方的裕勒都斯河上游(焉耆西北)起,越過伊黎河流域到巴爾喀什湖,再到楚河和怛羅斯河草原、錫爾河地區,一直達到威海,據一些史書記載,他們的一個汗庭建在怛羅斯城附近。大約到440年時,他們已經佔領了索格底亞那,或者說河中地區(撒馬爾罕),還佔領了巴克特里亞(即吐火羅斯坦),接著攻佔巴達赫沙尚、克什米爾、喀布爾、犍陀羅與旁遮普。向東則乘柔然衰敗之機,佔據塔里木盆地的許多地方。正如《梁書》所說的,厭噠「後稍強大,征其旁國盤盤、罽賓(阿富汗)、焉耆、龜茲、疏勒、姑墨、于闐、句盤等國,開地千餘里。」從此,厭噠成了中亞強國。它是中國南北朝與波斯之間的居間國。
(二)尖帽塞人西域影響大
塞人,古代族名,乃雅利安人的一個支系。歷史上主要分佈於中亞、西亞廣大地區,其中一部分尖帽塞人曾散居中國西部,以伊黎河谷為中心。西方古典作家稱之為斯基泰人(一譯西徐亞人),波斯人稱之為塞卡人,中國史地文獻稱之為塞種,亦稱塞人。塞人屬伊朗族,操伊朗語,擅長騎術,遊牧為生。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部分隸屬於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公元前558-前529在位)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在位)在其貝希斯坦摩崖碑銘文中稱居於巴達哈商方面的塞卡人為「良好牧場的塞卡」,稱錫爾河與里海以北的塞止人為「尖帽塞卡」,稱黑海以北的塞卡人為「大海對岸的塞卡」。這些地方是塞人比較集中的地區,此外尚有比較分散的地區,如《漢書·西域傳》罽賓國(阿富汗南部)下,即述及「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
4.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
公元前4世紀末葉,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三世(公元前336-前323在位)東征波斯,波斯阿契美尼德朝滅亡。希臘軍繼續東進,塞人曾頑強抵抗而終被征服(前328)。此後西亞、中亞地區的塞人隸屬於亞歷山大帝國分解後的塞琉西王國以及成立於前250年左右的安息與大夏王國。大夏王因獲得錫爾河以北塞卡人的援助反而成為對塞琉西王的威協。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進攻居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月氏戰敗西走(西遷時間另有兩說:一說為公元前3世紀末;一說為前174-前161匈奴老上單於時),驅逐遊牧於伊黎河流域的塞人(尖帽塞卡)而佔有其他。尖帽塞卡被迫南下,與大夏境內塞人合流。後匈奴老上單於與烏孫合力向居於伊向犁河流域的月氏進攻(另說經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駢,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見《漢書·西域傳》大月氏國下)。媯水即阿姆河,自大月氏南來以後,大夏雖尚保有阿姆河以南的區域,但已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另據希臘歷史兼地理學家斯特拉博的記載,「奪取大夏」的為來自北方的Asioi, pasianoi, Tokharoi 與Sacarauloi 4部,時在公元前140年左右。4部中之 Tokharoi 當即吐火羅人, Sacarauloi 無疑是居於錫爾河流域的塞卡人, Asioi可能為月氏或烏孫人, pasianoi 無考。中國文獻中並無與此相應的記載。
稍後,一部分塞人繼續南遷,在今阿富汗西南部於公元前125年左右建立了塞卡斯坦(Sakastana)王國,今天的錫斯坦(Sistan)即由此而得名。公元前90年左右,這一部分塞人複向東遷徙,佔領了印度河下游流域;繼由馬烏埃斯率領,溯印度河北上,佔領了在今巴勒斯坦西北境的咀叉始羅(Taxila),犍陀羅(Gandhara)等地,時在公元前70年代。
此後塞人在貴霜王國於公元1世紀初勃興以前君臨印度西北部,《漢書·西域傳》罽賓國下稱「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賓」即指此而言。罽賓都循鮮城,在今喀什米爾境內斯利那加附近。貴霜王國興起後,罽賓作為貴霜的屬國繼續存在,至227年為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的古波斯薩珊王朝所滅。
5.安祿山乃中亞栗特胡人
粟特國是索格底亞那的簡稱(今之烏茲別克、 塔吉克、哈薩克),這裡居住著昭武九姓諸國:康國(Samarqand)、安國(Boukhara)、石國(Chach)、史國(Kesh)、曹國(Khebud)、何國(Koshana)、米國(Maimargh)、火尋(Khwaresm)、伐地(Betik),其中以在撒馬爾罕的康國和在布哈拉的安國勢國最為強大。粟特語屬於印歐語系中古伊朗語東部方言,文字則是在古波斯安息王朝官方文字阿拉美文草書基礎上根據粟特語發音特點創立的。早在張騫通西域之前,粟特人業已活躍在撒馬爾罕(康居,即今之烏茲別克中部)和南疆樓蘭之間的古代商道上。東漢初年,粟特語是絲綢之路上最最的國際通商用語。唐代之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等節度使皆來自粟特,他們的中文姓氏取其國名之首音。
秦時烏孫西遷伊黎河後,人口迅速增加,成為西域最強大的國家。西漢時烏孫國共有12萬戶,63萬人,其中能作戰的有18.88萬人,而當時天山南北其他(包括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45個國,總共4.157萬戶,32.5091萬人,其中能作戰的7.3504萬人。烏孫乃塞種人的別種,與塞種人在種族上很接近,也屬於雅利安人,烏孫的首都穀城在今烏什縣西北。
前206年匈奴西擊月氏,大部分月氏人從甘肅河西走廊西遷進入準噶爾盆地。公元前176年,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26國均歸附匈奴。當時烏孫尚在河西走廊西北部,樓蘭在今羅布泊至若羌,呼揭在阿爾泰山至齋桑泊之間。秦漢之際,月氏分佈在甘肅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瓜州(安西縣) 、沙州(敦煌)等地。公元前150年,分為大月氏和小月氏兩支。大月氏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小月氏留在河西走廊與青海省湟中一帶,後遷祁連山以南,與羌人雜居通婚,公元397年建立北涼。
(三)遊牧國聚西部 東西文化大交流
在西域三十六國中,有許多遊牧部落。最大的是無雷國,有1000戶,7000人;5000人的遊牧國有桃槐蒲犁山國;2000人以上的有4國;不到2000人的有9國;烏貪訾離最小,僅41戶,231人。西漢21個遊牧國共有7380戶,4.9564萬人,其人口數僅占西域總人口的15.3%。遊牧諸國大都分佈在西域的邊緣地區即昆侖山北麓和天山南北麓一帶。昆侖山北麓,人玉門陽關往西南直到蔥嶺,大多是人的部落,如國。遊牧諸國中,烏貪訾離國是匈奴部落,休循國捐毒國是塞種人部落,其他遊牧國家多半是雅利安人部落。
東漢時,車師後國戶口有較大增長,從西漢時595戶4774人增至4000餘戶 15000余人,成為天山北麓最大的國家。東且彌國也從不足2000人,增至5000多人。其他遊牧諸國變化不大。三國時,西域的遊牧之國有所減少。昆侖山北麓,除分佈有月氏餘種蔥花白馬黃牛外,國依舊存在;西夜依耐滿(蒲)陸(類)烏貪訾離等國,附屬於車師後部。庫魯克塔格山脈中的山王國屬於焉耆。
當時印度在印度人的笈多王朝的統治下形成了一個大帝國,笈多王朝在摩羅多統治時期(414-455年)達到鼎盛,後來其子塞建陀笈多繼位(455-470)。笈多王朝多次擊敗了厭噠的入侵。塞建陀笈多死後,厭噠人從笈多王朝的衰落中獲利,恢復了對印度的入侵。
224年,波斯貴族阿爾達希爾滅安息王國,建立薩珊朝波斯帝國。231年,阿爾達希爾一世致書羅馬皇帝維魯,要求羅馬勢力退出亞洲,羅馬波斯戰爭正式開始。375年以後,羅馬帝國忙於應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蠻族的入侵而無暇東顧,波斯也因抵禦匈奴人的侵擾無力繼續向羅馬挑戰。476年,羅馬帝國為蠻族所滅,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是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大帝國。歷時400天的羅馬波斯戰爭使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後來竟無力抵禦蠻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為它的最終衰亡埋下了隱患;使波斯元氣大傷,大廈根基動搖,651年,薩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國所滅。
6.塞種分散 遍及數國
塞人,古代族名。歷史上主要分佈於中亞、西亞廣大地區,四千年前,其中一部分曾散居中國西部。個別歷史學家甚至認為,中亞、西亞、東歐的白種人,起源於中國西部。西方古典作家稱之為斯基泰人(一譯西徐亞人),波斯人稱之為塞卡人,中國史地文獻稱之為塞種,亦稱塞人。塞人屬伊朗族,操伊朗語,擅長騎術,遊牧為生。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部分隸屬於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公元前558-前529在位)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在位)在其貝希斯坦摩崖碑銘文中稱居於巴達哈商方面的塞卡人為「良好牧場的塞卡」,稱錫爾河與里海以北的塞卡人為「尖帽塞卡」,稱黑海以北的塞卡人為「大海對岸的塞卡」。這些地方是塞人比較集中的地區,此外尚有比較分散的地區,如《漢書·西域傳》罽賓國(阿富汗南部)下,即述及「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
公元前4世紀末葉,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三世(公元前336-前323在位)東征波斯,波斯阿契美尼德朝滅亡。希臘軍繼續東進,塞人曾頑強抵抗而終被征服(前328)。此後西亞、中亞地區的塞人隸屬於亞歷山大帝國分解後的塞琉西王國以及成立於前250年左右的安息與大夏王國。大夏王因獲得錫爾河以北塞卡人的援助反而成為對塞琉西王的威協。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進攻居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月氏戰敗西走(西遷時間另有兩說:一說為公元前3世紀末;一說為前174-前161匈奴老上單于時),驅逐遊牧於伊黎河流域的塞人(尖帽塞卡)而佔有其他。尖帽塞卡被迫南下,與大夏境內塞人合流。
7.死的語言 活的解讀
公元140年,一部分塞人繼續南遷,在今阿富汗西南部於公元前125年左右建立了塞卡斯坦(Sakastana)王國,今天的錫斯坦(Sistan)即由此而得名。公元前90年左右,這一部分塞人復向東遷徙,佔領了印度河下游流域;繼由馬烏埃斯率領,溯印度河北上,佔領了在今巴勒斯坦西北境的咀叉始羅(Taxila),犍陀羅(Gandhara)等地,時在公元前70年代.
此後塞人在貴霜王國於公元1世紀初勃興以前君臨印度西北部,《漢書·西域傳》罽賓國下稱「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賓」即指此而言。罽賓都循鮮城,在今喀什米爾境內斯利那加附近。貴霜王國興起後,罽賓作為貴霜的屬國繼續存在,至227年為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的古波斯薩珊王朝所滅。
塞人因其分佈地區比較遼闊,遂在中亞及西亞曾與其他若干民族具有血緣聯繫,特別是與月氏、烏孫、吐火羅等族的血緣聯繫已成為中亞民族關係史上的重要問題。但多年以來,東西方中亞史學界恒依據《後漢書·西域傳》大月氏國下關於大夏(阿富汗)境內五翕侯為月氏包設置的記載,將月氏等同於吐火羅,至於近年,大夏即吐火羅說才再交流傳,漸被重視。
又,塞人曾在較長時期催兼受伊朗與希臘文化的感染,從而在民風物俗、 語言學術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自有異於月氏與烏孫的所在;但蘇聯考古學家曾在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諸共和國境內發現了大量塞人的遺物與遺跡,因而常將塞族文化與烏孫文化相提並論,合稱塞卡一烏孫文化。與此同時,古代塞人方言已發現於中國新疆西部和田及溫宿境內之吐木休克等地出土的文物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所出文書中也有大量和田-塞語的文獻。和田-塞語至公元11世紀才成為死的語言,目前解讀工作已告完成。